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饮用水安全现状 | 第8-9页 |
1.2 突发性水污染 | 第9-14页 |
1.3 桔霉素的来源及其危害 | 第14-15页 |
1.4 桔霉素的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1.5 桔霉素的去除方法 | 第17-19页 |
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 第19页 |
1.7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桔霉素与饮用水p H值、电导率、折射率、旋光度相关性 | 第21-26页 |
2.1 材料和设备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光法检测饮用水中桔霉素 | 第26-34页 |
3.1 材料和设备 | 第26-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红曲米中桔霉素的提取 | 第34-45页 |
4.1 材料与设备 | 第34-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市售红曲米中桔霉素抽检及其在饮用水中稳定性 | 第45-52页 |
5.1 材料与设备 | 第45-4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5.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饮用水中桔霉素的去除 | 第52-64页 |
6.1 材料与设备 | 第52-53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6.4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七章 饮用水中桔霉素污染应急预警机制 | 第64-68页 |
7.1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 | 第64页 |
7.2 建立预警模型 | 第64页 |
7.3 建立快速检测体系 | 第64-65页 |
7.4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 第65-66页 |
7.5 建立应急回馈机制 | 第66-67页 |
7.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8.1 结论 | 第68-69页 |
8.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83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