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州正左二卫初探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德州卫与德州左卫概况 | 第14-34页 |
一、有明一代的山东卫所 | 第14-15页 |
二、明代德州二卫建置沿革 | 第15-21页 |
(一) 明初德州二卫所设立概况 | 第15-19页 |
(二) 德州正左二卫的人员构成与军籍 | 第19-21页 |
三、德州二卫的军官来源 | 第21-34页 |
(一) 德州正卫军官来源 | 第22-32页 |
(二) 德州左卫军官来源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德州正左二卫的设置原因及其特殊性分析 | 第34-45页 |
一、设立德州正卫、德州左卫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原因 | 第34-40页 |
(一) 充实人口屯田需要 | 第34-36页 |
(二) 战略位置升级需要 | 第36-38页 |
(三) 运输北京物资需要 | 第38-40页 |
二、德州“一州二卫”模式之特殊性 | 第40-45页 |
(一) 一州之规模领二卫 | 第40-41页 |
(二) 州卫直接隶属中央 | 第41-43页 |
(三) 漕运、军事双重功能叠加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德州正左二卫主要职能及对当地区域社会影响 | 第45-64页 |
一、德州正左二卫主要职能 | 第45-55页 |
(一) 服从征调,镇守参战 | 第45-46页 |
(二) 无事屯田,足食自给 | 第46-51页 |
(三) 卫仓运粮,替换运军 | 第51-55页 |
(四) 维护治安,协同捕盗 | 第55页 |
二、德州正左二卫对当地区域社会产生的影响 | 第55-64页 |
(一) 促进农业发展 | 第56页 |
(二) 助力运河经济 | 第56-59页 |
(三) 弘扬儒学文化 | 第59-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