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0 引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 公允价值计量的机理分析及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公允价值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20-22页 |
·公允价值定义 | 第20页 |
·公允价值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20-22页 |
·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及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产权理论 | 第24-25页 |
·价值理论 | 第25-26页 |
·会计目标理论 | 第26-27页 |
·收益决定理论 | 第27-28页 |
2 我国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8-41页 |
·我国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问题 | 第28-32页 |
·公允价值的"公允"性难以保障 | 第28-30页 |
·公允价值计量实施成本较高 | 第30页 |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利润操纵 | 第30-31页 |
·公允价值计量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 第31-32页 |
·我国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41页 |
·公允价值的认定缺乏完善的理论支持 | 第32-34页 |
·公允价值缺乏完善的市场环境 | 第34-35页 |
·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35-38页 |
·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 第38-39页 |
·高管及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 第39-41页 |
3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 第41-45页 |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的经验 | 第41-42页 |
·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 第41页 |
·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保障是制定公允价值使用规范 | 第41页 |
·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条件是完善相应的市场环境 | 第41-42页 |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 | 第42-45页 |
·应适时研究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确定问题 | 第42-43页 |
·应在多期和动态基础上设计公允价值计量模型 | 第43页 |
·应降低交易或事项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权 | 第43-44页 |
·应关注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监管的冲突问题 | 第44-45页 |
4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几点建议 | 第45-50页 |
·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 | 第45页 |
·完善市场的条件建立公允价值 | 第45-46页 |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第46-47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明确董事义务 | 第46页 |
·适当调整法定权限 | 第46-47页 |
·扩充监事会的权力 | 第47页 |
·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的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加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评估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 | 第47页 |
·加强资产评估行业人员的管理 | 第47-48页 |
·构建会计诚信体系 | 第48-50页 |
·建立健全严格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 | 第48页 |
·建立会计诚信法律机制 | 第48-49页 |
·加大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力度 | 第49页 |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