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RFID 标签封装方法与封装流程 | 第11-12页 |
·国内外RFID 标签封装设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后机械手结构设计 | 第16-24页 |
·粘片单元总体结构及后机械手设计指标 | 第16-17页 |
·粘片单元总体结构介绍 | 第16-17页 |
·后机械手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7页 |
·后机械手驱动方式的选择 | 第17-21页 |
·常见驱动方式优缺点 | 第17-20页 |
·后机械手采用的驱动方式 | 第20-21页 |
·电机选型 | 第21-23页 |
·X 向直线电机选型 | 第21-22页 |
·Y 向直线电机选型 | 第22-23页 |
·Z 向及θ向音圈电机选型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运动仿真分析 | 第24-31页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24-26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优点及实现过程 | 第24-25页 |
·ADAMS 虚拟样机开发系统软件 | 第25-26页 |
·后机械手虚拟样机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第26-30页 |
·建立后机械手虚拟样机的步骤 | 第26-28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误差分析 | 第31-47页 |
·误差来源及分类 | 第31-32页 |
·机构运动误差建模与分析 | 第32-46页 |
·多体系统理论及休斯敦方法介绍 | 第33-37页 |
·多体系统理论 | 第33页 |
·休斯敦方法的核心内容 | 第33-37页 |
·后机械手拓扑结构 | 第37-38页 |
·机械手机构运动误差模型 | 第38-41页 |
·机构运动误差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各项机构运动误差源综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 第41页 |
·系统误差及其补偿 | 第41-42页 |
·各机构运动误差项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 第42-46页 |
·后机械手总定位误差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关键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47-62页 |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47-49页 |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47页 |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 | 第47-48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Patran/ Nastran | 第48-49页 |
·静力学有限元结构分析 | 第49-53页 |
·静力学分析的目的及基本假设 | 第49-50页 |
·X 向导轨基座静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Y 向导轨基座静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结构模态分析 | 第53-58页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53-54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54页 |
·X 向导轨基座模态分析 | 第54-56页 |
·Y 向导轨基座模态分析 | 第56-58页 |
·Y 向导轨基座的结构改进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62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