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8页 |
1 材料与设备 | 第9-10页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9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9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9-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14页 |
2.1 rhBMP-2纳米壳聚糖微球制备 | 第10页 |
2.2 rhBMP-2纳米壳聚糖缓释系统制备 | 第10-11页 |
2.3 PLGA/nHA支架材料及其制备 | 第11-12页 |
2.4 3D仿生打印负载rhBMP-2缓释微球组织工程骨支架 | 第12-13页 |
2.5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3页 |
2.6 建立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 | 第13-14页 |
2.7 组织工程骨植入及术后护理 | 第14页 |
3 实验检测指标 | 第14-17页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4页 |
3.2 成骨标本肉眼观察 | 第14-15页 |
3.3 CBCT三维重建 | 第15页 |
3.4 MicroCT成骨参数指标分析 | 第15-16页 |
3.5 组织学观察 | 第16-17页 |
3.6 骨钙素(OC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第17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5页 |
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第18页 |
2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8页 |
3 成骨标本肉眼观察 | 第18-19页 |
4 下颌骨CBCT三维重建结果 | 第19-20页 |
5 MicroCT骨组织微结构 | 第20-21页 |
6 组织学观察 | 第21-24页 |
6.1 苏木精-伊红染色 | 第21-23页 |
6.2 Masson三色染色 | 第23-24页 |
7 术后不同时间点实验侧与对照侧成骨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1 组织工程骨生物及物理学性能 | 第25页 |
2 rhBMP-2纳米复合体的缓释效果 | 第25页 |
3 骨缺损的修复及其效果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综述 | 第31-4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