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空调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电加热辅助空调系统第12-13页
        1.2.2 R134a热泵空调系统第13-15页
        1.2.3 CO_2热泵空调系统第15-17页
        1.2.4 太阳能辅助空调系统第17-18页
        1.2.5 其他类型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第18-19页
    1.3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应用难点及改进措施第19-24页
        1.3.1 微通道换热器适用性第20-22页
        1.3.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压缩机研发第22-23页
        1.3.3 其他部件第23页
        1.3.4 制冷剂第23-24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4-26页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态热负荷测试计算第26-38页
    2.1 测试方案第26-30页
    2.2 汽车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第30-34页
        2.2.1 围护结构热阻测试结果第30-31页
        2.2.2 汽车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第31-34页
    2.3 汽车动态热负荷测试结果分析第34-37页
        2.3.1 车速对空调系统制冷负荷的影响第34-37页
        2.3.2 车速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第38-51页
    3.1 纯电动汽车热泵型空调系统运行原理第38-39页
    3.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理论计算第39-41页
    3.3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火用)分析第41-46页
        3.3.1 制冷工况第42-44页
        3.3.2 制热工况第44-46页
    3.4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部件设计选型第46-49页
        3.4.1 压缩机选型第46-47页
        3.4.2 热力膨胀阀选型第47页
        3.4.3 换热器设计加工第47-49页
        3.4.4 其他部件选型第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机组搭建及实验第51-62页
    4.1 实验系统机组搭建第51-52页
    4.2 测试系统第52-54页
        4.2.1 测试设备第52-54页
        4.2.2 测试工况第54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4-60页
        4.3.1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第54-57页
        4.3.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火用)分析第57-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新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实验研究第62-98页
    5.1 测试系统第62-63页
    5.2 压缩机转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5.2.1 制冷工况第63-64页
        5.2.2 制热工况第64-65页
    5.3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5-69页
        5.3.1 制冷工况第65-67页
        5.3.2 制热工况第67-69页
    5.4 压缩机启动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9-73页
        5.4.1 制冷工况第69-71页
        5.4.2 制热工况第71-73页
    5.5 换热器表面温度分布不均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3-89页
        5.5.1 换热器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度计算第74-75页
        5.5.2 换热器表面温度动态特性分析第75-79页
        5.5.3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第79-80页
        5.5.4 网络学习和实验值验证第80-89页
    5.6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火用)分析第89-91页
        5.6.1 制冷工况第89-90页
        5.6.2 制热工况第90-91页
    5.7 新型热泵空调系统与原系统性能比较分析第91-95页
        5.7.1 制冷工况第91-93页
        5.7.2 制热工况第93-95页
    5.8 本章小结第95-98页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件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受拉及拉剪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新兴汽车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以特斯拉汽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