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的限制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概述 | 第7-13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内涵及法律性质 | 第7-10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理依据 | 第10-11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价值 | 第11-13页 |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适用范围 | 第13-18页 |
(一) 目前的主要学说、评析及立法例 | 第13-15页 |
(二) 人身保险中是否能适用代位求偿权 | 第15-17页 |
(三) 我国的现状及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建议 | 第17-18页 |
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时效 | 第18-23页 |
(一) 代位求偿权时效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代位求偿权时效的起算 | 第19-20页 |
(三) 保险人面临的代位求偿时效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20-23页 |
四、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中的法律约束和自我限制 | 第23-37页 |
(一)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名义的限制 | 第23-25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条件的限制 | 第25-29页 |
(三) 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对象的限制 | 第29-33页 |
(四) 代位求偿权与直接求偿权的冲突 | 第33-35页 |
(五) 保险人的弃权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限制 | 第35-37页 |
五、代位求偿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 | 第37-41页 |
(一) 对代位求偿制度的质疑使其受到限制 | 第37-38页 |
(二)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不应当被废除 | 第38-39页 |
(三) 我国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完善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8-51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