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视频编码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龙芯平台软硬件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2 H.264关键技术与龙芯平台介绍 | 第15-28页 |
2.1 H.264关键技术原理 | 第15-24页 |
2.1.1 帧内预测 | 第15-19页 |
2.1.2 帧间预测 | 第19-22页 |
2.1.3 变换编码与量化 | 第22-23页 |
2.1.4 熵编码 | 第23-24页 |
2.2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24-27页 |
2.2.1 MIPS体系架构 | 第24-25页 |
2.2.2 龙芯3A处理器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H.264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的改进 | 第28-46页 |
3.1 现有帧内模式选择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28-31页 |
3.1.1 基于RDO及SATD准则的模式选择 | 第28-29页 |
3.1.2 基于图像平滑度信息的快速模式选择 | 第29-30页 |
3.1.3 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快速模式选择 | 第30-31页 |
3.2 改进的频域高频特征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 第31-36页 |
3.2.1 空间域分析 | 第31-33页 |
3.2.2 变换域分析 | 第33-34页 |
3.2.3 平坦宏块评价函数 | 第34-36页 |
3.3 改进的Kirsch算子边缘检测分类 | 第36-41页 |
3.3.1 Kirsch算子的循环矩阵改进 | 第36-38页 |
3.3.2 边缘检测分类 | 第38-40页 |
3.3.3 改进算法总结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41-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基于帧间最优运动矢量预测过程的改进 | 第46-59页 |
4.1 经典运动估计算法对比分析 | 第46-49页 |
4.1.1 全局搜索算法 | 第46-47页 |
4.1.2 分数精度搜索算法 | 第47页 |
4.1.3 快速搜索算法 | 第47-49页 |
4.1.4 分级搜索范围算法 | 第49页 |
4.2 UMHexagonS的改进 | 第49-55页 |
4.2.1 UMHexagonS存在问题及改进点分析 | 第49-50页 |
4.2.2 大范围搜索模板划分 | 第50-51页 |
4.2.3 运动情景分类策略 | 第51-53页 |
4.2.4 5 ×5螺旋搜索改进 | 第53-54页 |
4.2.5 改进算法总结 | 第54-55页 |
4.3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龙芯平台Web服务器搭建与编码实现 | 第59-81页 |
5.1 软件环境搭建 | 第59-65页 |
5.1.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59-60页 |
5.1.2 PMON的移植 | 第60-62页 |
5.1.3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62-63页 |
5.1.4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63-65页 |
5.2 Web服务器的构建与移植 | 第65-71页 |
5.2.1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介绍与选取 | 第65-67页 |
5.2.2 BOA的移植与配置 | 第67-69页 |
5.2.3 CGI移植 | 第69-71页 |
5.3 图像的采集与传输 | 第71-75页 |
5.3.1 V4L2技术 | 第71-74页 |
5.3.2 RTP/RTCP传输协议 | 第74-75页 |
5.4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75-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