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地球化学论文--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论文

高硅火成岩铁同位素分馏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花岗岩(流纹岩)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9-13页
    1.2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第13-22页
        1.2.1 Fe同位素第13-18页
        1.2.2 Si同位素第18-20页
        1.2.3 Ti同位素第20-21页
        1.2.4 Sn同位素第21-22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第二章 地质背景和样品第24-29页
    2.1 火山岩样品第24-25页
        2.1.1 上墅组和苏雄组长英质火山岩第24-25页
        2.1.2 越北秀丽盆地火山岩第25页
    2.2 花岗岩样品第25-29页
        2.2.1 古元古代龙王(?)碱性花岗岩第25-26页
        2.2.2 南岭地区与W-Sn成矿相关的晚侏罗世花岗岩第26-27页
        2.2.3 晚侏罗世九岭花岗岩第27页
        2.2.4 桂北花岗岩第27-29页
第三章 分析方法第29-33页
    3.1 主微量元素分析第29页
    3.2 FeO含量测定第29-30页
    3.3 全岩Fe同位素分析第30-33页
        3.3.1 全岩样品的溶解第30页
        3.3.2 化学分离第30-31页
        3.3.3 MC-ICP-MS测试第31-33页
第四章 高硅火山岩的Fe同位素分馏机制第33-48页
    4.1 火山岩主微量元素特征第33-34页
    4.2 火山岩Fe同位素组成素特征第34-37页
    4.3 长英质火山岩Fe同位素分馏机制讨论第37-48页
        4.3.1 扩散第37-38页
        4.3.2 火山去气(流体出溶)作用:地球化学和模拟的限定第38-42页
        4.3.3 结晶分异vs.部分熔融:控制Fe同位素分馏的关键原因第42-48页
第五章 高硅花岗岩的Fe同位素分馏机制第48-61页
    5.1 花岗岩Fe同位素组成特征第48-50页
    5.2 花岗岩Fe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讨论第50-59页
        5.2.1 流体出溶第50-54页
        5.2.2 结晶分异第54-59页
    5.3 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Fe同位素对岩浆演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第61-66页
    6.1 示踪岩浆演化过程第61-63页
    6.2 识别演化熔体和“堆晶第63-66页
第七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90页
致谢第90-92页
附录第92-9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拉木伦河气候阶地的发育模式与意义
下一篇:天生桥文物高陡河岸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