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3页
    一、历史演进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2-13页
第一章 国内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实证分析第13-23页
    第一节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及其弊端分析第13-18页
        一、实际损失计算方式及其不足第13-15页
        二、侵权获利计算方式及其弊端第15-16页
        三、合理许可费计算方式及其缺点第16-17页
        四、法定赔偿计算方式及其缺陷第17-18页
    第二节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判决的专利侵权案件的数据解析第18-22页
        一、数据收集及整理第18页
        二、数据分析第18-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国外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之实践探析第23-39页
    第一节 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第23-30页
        一、所失利润法第23-26页
        二、合理许可费法第26-29页
        三、市场占有率法第29-30页
    第二节 日本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第30-34页
        一、权利人所失利润标准第31-32页
        二、侵权人非法获利标准第32-33页
        三、实施许可费标准第33-34页
        四、法定赔偿第34页
    第三节 德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第34-37页
        一、实际损失法第35页
        二、非法获利法第35-36页
        三、合理许可费法第36-37页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的对策第39-50页
    第一节 规范各种计算方式的适用情况第39-42页
        一、扩大前三种计算方式的适用条件第39-40页
        二、合理确定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第40-41页
        三、严格限制法定赔偿的适用前提第41-42页
    第二节 明确“合理利润”的范围第42-44页
        一、一般侵权行为以“销售利润”计算第42-43页
        二、故意侵权行为引入“边际利润”计算第43-44页
    第三节 合理引入“假想谈判法”和“分析法”第44-45页
        一、引入“假想谈判法”第44-45页
        二、引入“分析法”第45页
    第四节 适当引入“市场价值法”及评估机制第45-47页
        一、引入“市场价值法”第45-46页
        二、合理构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评估数据库第46-47页
    第五节 量化法定赔偿参考因素及范围第47-50页
        一、提高法定赔偿数额范围第47页
        二、量化法定赔偿的参照因素第47-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UI外观设计专利“使用”行为研究
下一篇:限制合理使用的互联网用户协议条款的效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