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路面平整度定义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常用的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路面平整度检测车硬件设计 | 第16-30页 |
2.1 微处理器 | 第16-18页 |
2.1.1 STC89C52RC单片机的主要器件参数 | 第17页 |
2.1.2 STC89C52R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 | 第17页 |
2.1.3 STC89C52RC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 第17-18页 |
2.2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 第18-23页 |
2.2.1 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2 通信模式 | 第20-23页 |
2.3 双H桥电机驱动模块 | 第23-25页 |
2.4 无线传输模块 | 第25-29页 |
2.4.1 常见的无线传输模块及其基本特性 | 第25-26页 |
2.4.2 NRF905无线传输模块介绍 | 第26-28页 |
2.4.3 NRF905模块的工作方式 | 第28-29页 |
2.5 HC-06无线蓝牙遥控模块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平整度检测原理及软件设计 | 第30-50页 |
3.1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 第30-36页 |
3.1.1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的基本原理 | 第30-34页 |
3.1.2 IRI对平整度检测仪传感器的检测波长要求 | 第34-36页 |
3.2 平整度标准差(σ)指标 | 第36-38页 |
3.2.1 平整度标准差(σ)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3.3 平整度检测车的检测原理 | 第38-40页 |
3.4 平整度检测车的软件设计及计算机可视化编程设计 | 第40-50页 |
3.4.1 Keil软件简介 | 第40-41页 |
3.4.2 平整度检测车的软件设计 | 第41-46页 |
3.4.3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简介 | 第46-48页 |
3.4.4 平整度检测软件编程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路面平整度检测车结构设计 | 第50-59页 |
4.1 平整度检测车整体架构 | 第50-55页 |
4.1.1 Sperling平顺性评定标准 | 第50-51页 |
4.1.2 ISO2631评估方法 | 第51-54页 |
4.1.3 7.2V镍氢电池组安装位置的选择 | 第54-55页 |
4.2 检测车驱动马达和车轮的安装 | 第55-57页 |
4.2.1 四轮定位的原理 | 第55-56页 |
4.2.2 检测车驱动马达和车轮的安装设计 | 第56-57页 |
4.3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选择 | 第57-59页 |
第五章 路面平整度检测试验 | 第59-70页 |
5.1 平整度检测车的标定 | 第59-62页 |
5.1.1 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 | 第59-61页 |
5.1.2 检测车行驶速度的标定 | 第61-62页 |
5.2 路面平整度检测车检测试验 | 第62-65页 |
5.2.1 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5.2.2 数据处理 | 第63-65页 |
5.33 米直尺法测定路面平整度 | 第65-66页 |
5.3.1 实验工具 | 第65-66页 |
5.3.2 实验步骤 | 第66页 |
5.3.3 实验结果 | 第66页 |
5.4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6-69页 |
5.4.1 检测车系统误差分析 | 第66-69页 |
5.5 实验结论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1 | 第75-78页 |
附录 2 | 第78-87页 |
附录 3 | 第87-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