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火花铣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大功率节能脉冲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电火花铣削脉冲电源及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电火花脉冲电源脉冲放电理论 | 第18-22页 |
2.1.1 晶体管脉冲电源脉冲放电理论 | 第18-20页 |
2.1.2 RC脉冲电源脉冲放电理论 | 第20-22页 |
2.2 传统电火花脉冲电源能耗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2.3 节能电火花铣削脉冲电源能耗理论分析 | 第24-27页 |
2.3.1 交流变压器上的电能损耗 | 第24-25页 |
2.3.2 整流电路的电能损耗 | 第25页 |
2.3.3 开关管的电能损耗 | 第25-26页 |
2.3.4 新型节能脉冲电源的总功耗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效节能电火花铣削脉冲电源硬件设计 | 第28-38页 |
3.1 设计要求 | 第28页 |
3.2 总体结构 | 第28-29页 |
3.3 新型复合脉冲电源主回路拓扑结构 | 第29-31页 |
3.4 高低压复合策略 | 第31页 |
3.5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1-37页 |
3.5.1 脉冲发生模块 | 第31-32页 |
3.5.2 脉冲驱动模块 | 第32-34页 |
3.5.3 可调稳压直流电源模块 | 第34-35页 |
3.5.4 放电状态检测模块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高效节能电火花铣削脉冲电源软件设计 | 第38-51页 |
4.1 ARM软件结构设计 | 第38-43页 |
4.1.1 RS232 串口通信程序 | 第38-39页 |
4.1.2 A/D信号采样程序 | 第39-40页 |
4.1.3 定时器中断程序 | 第40-42页 |
4.1.4 高低压直流电源开路电压闭环控制程序 | 第42-43页 |
4.2 FPGA软件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4.2.1 数据锁存模块 | 第43-44页 |
4.2.2 分频模块 | 第44-45页 |
4.2.3 高低压脉冲信号发生程序及仿真波形 | 第45-46页 |
4.3 人机界面软件程序 | 第46页 |
4.4 高效节能电火花铣削脉冲电源的波形分析 | 第46-50页 |
4.4.1 高压脉冲电源波形 | 第47-48页 |
4.4.2 低压脉冲电源波形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高效电火花铣削工艺研究 | 第51-67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电火花铣削加工试验方案设计 | 第51-53页 |
5.2.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第52页 |
5.2.2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第52-53页 |
5.3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5.3.1 脉冲宽度对加工效率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规律 | 第53-55页 |
5.3.2 脉冲间隔对加工效率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规律 | 第55-56页 |
5.3.3 加工电流对加工效率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规律 | 第56-57页 |
5.4 曲面相应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5.4.1 铣削效率的响应曲面分析 | 第58-60页 |
5.4.2 电极损耗率的响应曲面分析 | 第60-61页 |
5.5 高效节能电火花铣削与传统电火花加工的对比 | 第61-66页 |
5.5.1 加工效率 | 第62-64页 |
5.5.2 电极损耗率 | 第64-65页 |
5.5.3 电能利用率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