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氧化锌简介 | 第15-18页 |
1.2.1 氧化锌的结构及性质 | 第15-16页 |
1.2.2 氧化锌的掺杂 | 第16-18页 |
1.3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18-21页 |
1.3.1 固相法 | 第18页 |
1.3.2 液相法 | 第18-21页 |
1.3.2.1 共沉淀法 | 第19页 |
1.3.2.2 溶胶-凝胶法 | 第19-20页 |
1.3.2.3 溶剂热法 | 第20页 |
1.3.2.4 微乳液法 | 第20-21页 |
1.3.3 气相法 | 第21页 |
1.4 纳米颗粒的分散方法 | 第21-24页 |
1.4.1 物理法 | 第21-22页 |
1.4.1.1 超声分散法 | 第21-22页 |
1.4.1.2 机械搅拌法 | 第22页 |
1.4.1.3 高能处理法 | 第22页 |
1.4.1.4 冷冻干燥法 | 第22页 |
1.4.2 化学法 | 第22-24页 |
1.4.2.1 偶联剂法 | 第22-23页 |
1.4.2.2 分散剂法 | 第23-24页 |
1.5 铝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1.5.1 磁控溅射法 | 第24-25页 |
1.5.2 脉冲激光沉积法 | 第25页 |
1.5.3 分子束外延法 | 第25页 |
1.5.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5页 |
1.5.5 喷雾热解法 | 第25-26页 |
1.5.6 溶胶-凝胶法 | 第26页 |
1.6 铝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1 太阳能电池 | 第26页 |
1.6.2 显示器 | 第26页 |
1.6.3 隔热玻璃 | 第26-27页 |
1.7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0-46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2.4 表征手段 | 第32-33页 |
2.4.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32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2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页 |
2.4.4 四探针电阻仪 | 第32-33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2.5.1 工艺条件对AZO微观结构及电阻率影响 | 第33-40页 |
2.5.1.1 掺杂比 | 第33-37页 |
2.5.1.2 沉淀剂种类 | 第37-38页 |
2.5.1.3 溶剂种类 | 第38页 |
2.5.1.4 溶剂热温度 | 第38-39页 |
2.5.1.5 煅烧条件 | 第39-40页 |
2.5.2 AZO纳米颗粒形貌、微观结构和性能表征 | 第40-43页 |
2.5.2.1 XRD测试 | 第40-41页 |
2.5.2.2 XPS测试 | 第41-43页 |
2.5.2.3 SEM测试 | 第4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三章 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的制备 | 第46-74页 |
3.1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47页 |
3.3 实验流程 | 第47-49页 |
3.3.1 水相透明分散体 | 第47-48页 |
3.3.2 有机相透明分散体 | 第48-49页 |
3.4 表征手段 | 第49-51页 |
3.4.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49页 |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9页 |
3.4.3 投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9-50页 |
3.4.4 四探针电阻仪 | 第50页 |
3.4.5 粒度测试分析仪 | 第50页 |
3.4.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 | 第50页 |
3.4.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50-51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51-72页 |
3.5.1 工艺条件对AZO微观结构、性能及水相分散性影响 | 第51-67页 |
3.5.1.1 掺杂比 | 第51-55页 |
3.5.1.2 溶剂种类 | 第55-58页 |
3.5.1.3 反应温度 | 第58-59页 |
3.5.1.4 改性温度 | 第59-60页 |
3.5.1.5 溶剂热温度 | 第60-63页 |
3.5.1.6 改性剂加入量 | 第63-64页 |
3.5.1.7 改性pH值 | 第64-66页 |
3.5.1.8 改性时间 | 第66-67页 |
3.5.2 AZO水相分散体微观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67-69页 |
3.5.3 艺条件对AZO有机相分散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3.5.3.1 改性剂加入量 | 第69-70页 |
3.5.3.2 改性pH值 | 第70页 |
3.5.4 AZO有机相分散体微观结构及性能表征 | 第70-7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 第74-86页 |
4.1 实验流程 | 第74页 |
4.1.1 玻璃片清洗及改性处理 | 第74页 |
4.1.2 AZO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7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74-84页 |
4.2.1 PVP添加对AZO薄膜平整度影响 | 第74-77页 |
4.2.1.1 涂膜方式 | 第75页 |
4.2.1.2 旋涂次数 | 第75-76页 |
4.2.1.3 PVP添加量 | 第76-77页 |
4.2.2 基底处理对AZO薄膜微观结构及方块电阻影响 | 第77-79页 |
4.2.2.1 玻璃片改性 | 第78-79页 |
4.2.2.2 玻璃片预处理 | 第79页 |
4.2.3 薄膜处理对AZO薄膜微观形态及方块电阻影响 | 第79-82页 |
4.2.3.1 后处理过程 | 第79-81页 |
4.2.3.4 退火过程 | 第81-82页 |
4.2.4 AZO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能表征 | 第82-8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8-99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