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安全监测系统论文

巷道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技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巷道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巷道人员定位系统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巷道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5-16页
第二章 巷道高精度定位的需求第16-28页
    2.1 巷道电磁波传播特性分析第16-24页
        2.1.1 巷道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已有理论和实验成果第16-17页
        2.1.2 对巷道电磁波传播相关的参数分析第17页
        2.1.3 符合我国实际巷道环境的电磁波传播研究建模第17-19页
        2.1.4 各项参数对巷道电磁波传播影响的仿真第19-24页
    2.2 其他因素对定位系统的约束或要求第24-25页
    2.3 巷道高精度定位系统的需求分析第25-26页
        2.3.1 电磁波频率第25页
        2.3.2 极化方式第25页
        2.3.3 定位系统动态特性和功耗第25-26页
        2.3.4 同一区间并发识别数量第26页
        2.3.5 单次定位耗时第26页
        2.3.6 定位区间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巷道高精度测距方法研究第28-48页
    3.1 测距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第28-34页
        3.1.1 基于空间信息的无线电测距原理第28-29页
        3.1.2 基于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测距原理第29-31页
        3.1.3 基于频率参数 ω(t)的测距原理第31-32页
        3.1.4 基于相位参数 φ(t)的测距原理第32-34页
    3.2 测距方法的比较和选择第34-37页
        3.2.1 基于空间信息的测距方法的优缺点第35页
        3.2.2 基于时间信息的直接测距方法的优缺点第35-36页
        3.2.3 基于时间参数的间接测距方法的优缺点第36页
        3.2.4 不同测距方法的特点对比第36页
        3.2.5 满足巷道高精度定位需求的测距方法的选择第36-37页
    3.3 基于相位参数的测距方案第37-43页
        3.3.1 相位测量技术第37页
        3.3.2 相位差测距的关键问题——同步技术第37-38页
        3.3.3 解决同步问题的相位差测距方案第38-43页
    3.4 相位差测距方案的实现和实验验证第43-47页
        3.4.1 相位差测距方案的实现第43页
        3.4.2 相位差测距方案的实验验证第43-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巷道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第48-65页
    4.1 测距信息转换为巷道定位信息的方案第48-50页
        4.1.1 矿山巷道的场景第48-49页
        4.1.2 巷道一维定位的方案第49-50页
    4.2 巷道定位面临的实际问题第50-55页
        4.2.1 人体遮挡第50-53页
        4.2.2 伪距解算方向判反第53-54页
        4.2.3 测距坏值第54页
        4.2.4 相位差测距模糊第54页
        4.2.5 定位基站接入选择错误第54-55页
    4.3 巷道定位面临实际问题的解决手段——数据处理技术第55-64页
        4.3.1 利用卡尔曼滤波提高定位精度和动态特性第55-58页
        4.3.2 利用其他数据处理方法解决巷道定位面临的实际问题第58-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巷道高精度定位系统设计及测试验证第65-75页
    5.1 巷道高精度定位系统设计第65-69页
        5.1.1 系统框图第65-66页
        5.1.2 定位卡设计参数和实物第66页
        5.1.3 定位基站设计参数和实物第66-67页
        5.1.4 定位系统软件设计第67-68页
        5.1.5 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第68-69页
    5.2 巷道高精度定位系统测试验证第69-74页
        5.2.1 测试条件第69页
        5.2.2 单定位卡精度测量第69-73页
        5.2.3 单定位卡动态测量第73页
        5.2.4 多定位卡数据异常测试第73-74页
    5.3 本章小节第74-75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75-76页
    6.1 全文总结第75页
    6.2 工作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矿石尾矿中重金属的淋洗处理及条件优化研究
下一篇:元素掺杂对钙钛矿型透氧膜抗二氧化碳腐蚀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