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民间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民间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民间金融的类型 | 第13页 |
三、政府监管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金融抑制理论 | 第14-15页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第15-16页 |
三、金融监管理论 | 第16-17页 |
第四节 论文采用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三、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概况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沿革 | 第19页 |
第二节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间金融活动提供基础 | 第20-21页 |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资本供给源 | 第21-22页 |
三、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与融资渠道不畅造成供需矛盾突出 | 第22-23页 |
四、民间融资特有优势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24-28页 |
一、融资规模 | 第24-25页 |
二、融资利率 | 第25-26页 |
三、融资规范 | 第26-27页 |
四、融资形式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利弊分析 | 第28-31页 |
一、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 第28-29页 |
二、影响金融市场有序运行,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现状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民间金融监管体系分析 | 第32-36页 |
一、民间金融活动利率的监管 | 第32-33页 |
二、有组织的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 | 第33-35页 |
三、无组织的民间融资行为的监管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现行监管评述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存在问题 | 第37-41页 |
一、民间金融认识不足 | 第37-38页 |
二、利率管制问题 | 第38-39页 |
三、法律和制度不完善 | 第39-40页 |
四、监管主体问题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间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41-54页 |
第一节 法律建设 | 第41-45页 |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民间金融发展 | 第41-43页 |
二、促进民间金融法制化 | 第43-45页 |
第二节 监管主体构建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加强市场引导与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 第48-51页 |
一、加强市场引导 | 第49页 |
二、征信体系 | 第49-51页 |
第四节 建立备案和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第五节 完善监管效果的评估 | 第52页 |
第六节 利率改革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