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基础托换在砖石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引言第11-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24页
        1.2.1 托换方法应用现状第12-16页
        1.2.2 古建筑保护研究第16-21页
        1.2.3 托换对上部结构影响研究第21-22页
        1.2.4 沉桩阻力研究第22-23页
        1.2.5 屈曲稳定性研究第23-24页
    1.3 课题的提出第24-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2 基础托换——对上部墙体沉降影响分析第32-61页
    2.1 顶管施工对自由地面运动影响第32-36页
        2.1.1 Peak法第33-35页
        2.1.2 随机介质理论方法第35-36页
    2.2 结构存在时场地的运动预估第36-38页
    2.3 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评价结构的变形第38-44页
    2.4 建筑物破坏程度评估第44-46页
    2.5 实例分析第46-52页
    2.6 墙体沉降有限元模拟第52-57页
    2.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3 基础托换——钢管桩沉桩阻力研究第61-92页
    3.1 已有沉桩阻力估算公式第61-64页
    3.2 勘察及试验结果第64-68页
    3.3 沉桩阻力研究第68-79页
        3.3.1 桩侧阻力第68-71页
        3.3.2 桩端阻力第71-75页
        3.3.3 桩内壁摩阻力第75-76页
        3.3.4 沉桩阻力估算公式第76-78页
        3.3.5 沉桩阻力数据分析第78-79页
    3.4 沉桩阻力数值模拟第79-83页
    3.5 桩侧阻力的时间效应第83-87页
    3.6 本章小结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4 基础托换——单桩屈曲稳定分析第92-114页
    4.1 屈曲稳定的定义及分类第92页
    4.2 桩基失稳的判别准则第92-94页
        4.2.1 静力准则第92-93页
        4.2.2 能量准则第93页
        4.2.3 动力准则第93-94页
    4.3 桩基稳定的分析方法第94-96页
        4.3.1 平衡法第94页
        4.3.2 能量法第94-95页
        4.3.3 数值模拟法第95-96页
    4.4 均匀弹性地基中桩基的稳定分析第96-102页
    4.5 层状弹性地基中桩基的稳定分析第102-105页
    4.6 算例分析第105-111页
        4.6.1 计算长度第105页
        4.6.2 自由长度对稳定的影响第105-106页
        4.6.3 垫块对稳定的影响第106-111页
    4.7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4页
5 基础托换——液化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第114-135页
    5.1 摩擦理论第114-116页
    5.2 土体软化规律第116-120页
        5.2.1 桩土界面应力—应变关系第116页
        5.2.2 基于接触理论的软化模型第116-120页
    5.3 砂土不排水液化特性第120-124页
        5.3.1 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不排水特性第121-122页
        5.3.2 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强度峰值第122-124页
    5.4 液化深度分析第124-130页
    5.5 算例分析第130-131页
    5.6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35-137页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第135-136页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轮机转子低周疲劳寿命评价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下一篇:时间缓冲设置与鲁棒性项目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