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环境污染,能源危机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中国农村建筑能耗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架构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3 论文架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国典型农村住宅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22-43页 |
2.1 中国热工设计分区 | 第22页 |
2.2 各典型农村气象参数 | 第22-23页 |
2.3 各典型农村住宅参数的确定 | 第23-41页 |
2.4 农村建筑安装新型集热器要点 | 第41页 |
2.5 各典型农村采暖期的确定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效果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43-49页 |
3.1 冲孔波纹集热板式渗透型空气集热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3.1.1 集热器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3.1.2 集热器工作原理 | 第44页 |
3.2 应用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农村建筑耦合模型 | 第44-45页 |
3.3 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45-48页 |
3.3.1 实验内容 | 第45页 |
3.3.2 实验仪器 | 第45-47页 |
3.3.3 验证结果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各典型农宅应用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采暖评价指标 | 第49-76页 |
4.1 太阳能采暖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 第49-59页 |
4.1.1 各采暖评价指标定义 | 第49-51页 |
4.1.2 太阳能采暖效果评价指标影响因素 | 第51-59页 |
4.2 太阳能采暖评价指标计算程序及界面 | 第59-60页 |
4.2.3 MATLAB及GUI简介 | 第59页 |
4.2.4 太阳能采暖评价指标计算程序及界面 | 第59-60页 |
4.3 各典型农宅太阳能采暖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4 不同地区典型农宅太阳能采暖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74页 |
4.4.1 GIS简介 | 第63-64页 |
4.4.2 典型农宅的选取 | 第64-65页 |
4.4.3 太阳能采暖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