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铋反应堆主容器抗震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铅铋冷却反应堆CLEAR | 第12-13页 |
1.4 研究任务范围及目标 | 第13-14页 |
1.5 计算依据和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计算方法及计算模型 | 第16-30页 |
2.1 计算方法 | 第16-21页 |
2.1.1 有限元分析法 | 第16-17页 |
2.1.2 流固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理论 | 第17-18页 |
2.1.3 结构地震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1.4 考虑预应力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20-21页 |
2.1.5 结构阻尼的确定 | 第21页 |
2.2 计算软件 | 第21-22页 |
2.3 固体结构和流体域及交界面的单元选取 | 第22-23页 |
2.4 数值模拟验证 | 第23-28页 |
2.5 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铅铋反应堆主容器地震响应分析计算 | 第30-42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30-31页 |
3.2 主容器不同支撑方式下的瞬态分析 | 第31-35页 |
3.2.1 模态分析 | 第31-34页 |
3.2.2 地震响应分析 | 第34-35页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5-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双层容器间的弹性连接设计研究 | 第42-48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42-44页 |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5-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铅铋反应堆主容器的应力强度计算与评价 | 第48-55页 |
5.1 应力分类 | 第48-49页 |
5.2 应力强度评定 | 第49-50页 |
5.3 典型的评定截面 | 第50-51页 |
5.4 主容器路径定义及应力线性化结果 | 第51-54页 |
5.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