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生产和消费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7-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针对微电影广告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针对广告中情感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一、研究的创新 | 第14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生产 | 第15-31页 |
第一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生产方式 | 第16-21页 |
一、故事化的情感生产方式 | 第16-19页 |
二、符号化的情感生产方式 | 第19-20页 |
三、碎片化的情感生产方式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生产的载体 | 第21-28页 |
一、文本内容奠定情感基调 | 第21-23页 |
二、情节设计凸显情感张力 | 第23页 |
三、镜头语言助推情感起伏 | 第23-27页 |
四、背景音乐营造情感氛围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微电影广告情感生产的特点 | 第28-31页 |
一、情感生产具有明确的受众细分 | 第28-29页 |
二、情感生产具有商品生产的特征 | 第29-30页 |
三、情感生产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微电影广告的情感传播和营销 | 第31-43页 |
第一节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 | 第31-35页 |
一、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主体 | 第31-32页 |
二、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方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传播特点 | 第35-39页 |
一、微成本高效益 | 第35-36页 |
二、微平台大市场 | 第36页 |
三、互动强反馈快 | 第36-38页 |
四、间接性渗透性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营销特点 | 第39-43页 |
一、寓于整合营销中 | 第40页 |
二、塑造微“情感场” | 第40-41页 |
三、微情感大控制力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微电影广告中的情感消费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消费动机 | 第43-45页 |
一、获得情感共鸣 | 第43-44页 |
二、寻找情感补偿 | 第44-45页 |
三、得到情感宣泄 | 第45页 |
第二节 微电影广告中情感的消费特点 | 第45-48页 |
一、情感消费的附属性 | 第45-46页 |
二、情感消费的快适性 | 第46-47页 |
三、情感消费的多元性 | 第47-48页 |
四、情感消费的即时性 | 第48页 |
第三节 微电影广告情感消费受情感生产和传播影响 | 第48-50页 |
一、情感消费受情感生产影响 | 第48-49页 |
二、情感消费受情感传播影响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情感消费需求影响微电影广告的情感生产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问题和展望 | 第52-57页 |
第一节 微电影广告情感生产和消费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一、后情感替代了真实情感 | 第52-53页 |
二、情感快适造成情感空虚 | 第53页 |
三、情感营销绑架伦理道德 | 第53-54页 |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 | 第54-57页 |
一、市场管理者的层面 | 第54-55页 |
二、微电影广告生产者 | 第55页 |
三、受众和消费者层面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