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中泰两国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1.2.2 跨境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1.2.3 中泰两国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2.4 研究评述第19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跨境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核心概念第21-23页
        2.1.1 区域旅游合作第21-22页
        2.1.2 跨境旅游合作第22-23页
    2.2 跨境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竞争优势理论与价值链概念第23-24页
        2.2.2 共生理论与利益共同体概念第24-25页
        2.2.3 旅游地域综合体理论与产业集群概念第25-26页
    2.3 跨境旅游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第26-28页
        2.3.1 跨境旅游合作的内容第26-27页
        2.3.2 跨境旅游合作的形式第27-28页
    2.4 跨境旅游合作中的利益诉求第28页
    2.5 跨境旅游合作的效应第28-29页
3. 跨境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模式第29-37页
    3.1 点——轴模式第29-31页
        3.1.1 何为点——轴模式第29页
        3.1.2 点——轴模式的适应性第29页
        3.1.3 点——轴模式的示意图第29-30页
        3.1.4 合作重点第30页
        3.1.5 优劣势第30-31页
    3.2 双核联动模式第31-32页
        3.2.1 何为双核联动模式第31页
        3.2.2 核联动模式的示意图第31页
        3.2.3 合作重点第31-32页
        3.2.4 优劣势第32页
    3.3 核心——边缘模式第32-33页
        3.3.1 何为核心——边缘模式第32页
        3.3.2 核心——边缘模式的适用性第32-33页
        3.3.3 合作重点第33页
        3.3.4 优劣势第33页
    3.4 三种模式的比较第33-34页
    3.5 跨境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评价与选择第34-35页
    3.6 跨境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的现实路径第35-37页
        3.6.1 成立跨境旅游合作组织第35页
        3.6.2 建立双边会商制度第35-36页
        3.6.3 高层推动跨境区域旅游规划第36-37页
4. 中泰两国跨境区域旅游现状第37-47页
    4.1 中泰两国跨境交往的历史第37-38页
    4.2 中泰两国合作交往的现实第38-39页
    4.3 中国前往泰国旅游的现状第39-41页
    4.4 泰国前往中国旅游旅游的现状第41-43页
    4.5 两国对出境旅游的相关政策规定第43-44页
        4.5.1 中国对于跨境旅游的相关政策规定第43页
        4.5.2 泰国对于跨境旅游的相关政策规定第43-44页
    4.6 两国对于跨境旅游的态度及政策倾向第44-45页
    4.7 中泰跨界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4.7.1 旅游产品设计过于单一第45页
        4.7.2 市场调研环节薄弱第45-46页
        4.7.3 品牌意识淡漠,不重视宣传效果第46-47页
5.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的内容和建议第47-54页
    5.1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的利益诉求第47-48页
    5.2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的基础第48页
    5.3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的模式选择第48-49页
    5.4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的内容第49页
        5.4.1 开发跨境旅游产品第49页
        5.4.2 市场共享第49页
    5.5 中泰两国跨境旅游合作实现路径第49-51页
        5.5.1 成立中泰跨境自由旅游贸易区第49-51页
        5.5.2 成立旅游促进委员会第51页
        5.5.3 自由旅游贸易区实现免签制度第51页
        5.5.4 其他第51页
    5.6 中泰跨界旅游合作的建议第51-54页
        5.6.1 积极创新,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第51-52页
        5.6.2 做好接待工作,提高景区的口碑第52页
        5.6.3 增加信息来源第52-54页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54-56页
    6.1 全文总结第54页
    6.2 文章创新点第54页
    6.3 文章不足之处第54-55页
    6.4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作者简历第59-6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分析
下一篇: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