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的配电网抢修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配电网抢修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配电网抢修模式 | 第18-22页 |
2.1.1 配网抢修的传统模式 | 第18-19页 |
2.1.2 配网抢修管理的客户需求 | 第19-20页 |
2.1.3 配网抢修的智能模式 | 第20-22页 |
2.2 配电网抢修资源受限项目调度理论 | 第22-25页 |
2.2.1 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资源受限项目调度的约束条件 | 第22-24页 |
2.2.3 资源受限项目调度的优化目标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常规状况下的配网抢修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 | 第26-44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配网的拓扑结构 | 第27页 |
3.3 基于任务的配网抢修资源配置 | 第27-29页 |
3.3.1 抢修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 | 第28页 |
3.3.2 配网抢修站点抢修资源标准化配置 | 第28-29页 |
3.4 基于任务的配网抢修资源调度的要素分析 | 第29-32页 |
3.5 基于任务的配网抢修资源调度模型的构建 | 第32-35页 |
3.5.1 抢修调度模型假设条件 | 第32页 |
3.5.2 抢修调度优化目标 | 第32-33页 |
3.5.3 抢修调度限制条件分析 | 第33-34页 |
3.5.4 基于任务的配网抢修资源调度模型 | 第34-35页 |
3.6 改进的串行生成机制与SA算法 | 第35-37页 |
3.6.1 传统串行进度生成机制 | 第35页 |
3.6.2 配网抢修串行进度生成机制设计 | 第35-37页 |
3.6.3 SA算法的改进设计 | 第37页 |
3.7 33标准母线系统配网抢修实例分析 | 第37-43页 |
3.7.1 配网系统数据 | 第38-39页 |
3.7.2 配网抢修系统模型表示 | 第39-40页 |
3.7.3 配网抢修方案优化计算 | 第40-41页 |
3.7.4 配网抢修方案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大规模停电下配网抢修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 | 第44-55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应急抢修临时供电类型及选择 | 第44-45页 |
4.3 大规模停电下的配网抢修模型的特点 | 第45-46页 |
4.3.1 应急发电车的配置 | 第45-46页 |
4.3.2 供电企业现有资源可变 | 第46页 |
4.3.3 多种抢修模式的适用 | 第46页 |
4.4 大规模停电下的配网抢修模型的构建 | 第46-48页 |
4.4.1 应急发电车配置阶段优化 | 第46-47页 |
4.4.2 基于社会经济损失阶段优化 | 第47-48页 |
4.5 多模式配网抢修串行生成机制 | 第48-49页 |
4.6 大规模停电下33母线系统实例分析 | 第49-53页 |
4.6.1 大规模停电下配网抢修方案优化计算 | 第50-53页 |
4.6.2 大规模停电下配网抢修方案应用分析 | 第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