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聚合物驱油机理概论及问题分析 | 第10-17页 |
1.1 聚合物溶液驱油基本原理 | 第10-13页 |
1.2 聚合物驱后的问题分析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机理概述 | 第17-21页 |
2.1 热/化学复合驱技术分类 | 第17-18页 |
2.1.1 热/聚合物复合驱技术 | 第17页 |
2.1.2 热/碱复合驱技术 | 第17页 |
2.1.3 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技术 | 第17-18页 |
2.2 热/化学复合驱数学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第三章 热/表活剂驱复合采油数学模型 | 第21-35页 |
3.1 基本假设 | 第21页 |
3.2 热/化学复合采油数学模型 | 第21-28页 |
3.2.1 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 | 第21-24页 |
3.2.2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4-26页 |
3.2.3 表面活性剂输运方程 | 第26-28页 |
3.3 辅助方程 | 第28页 |
3.3.1 摩尔分数约束方程 | 第28页 |
3.3.2 饱和度约束方程 | 第28页 |
3.3.3 毛管压力方程 | 第28页 |
3.4 物理、化学参数的数学描述 | 第28-33页 |
3.4.1 相密度 | 第28-29页 |
3.4.2 相粘度 | 第29页 |
3.4.3 热力学参数 | 第29-30页 |
3.4.4 相平衡常数 | 第30页 |
3.4.5 界面张力 | 第30页 |
3.4.6 残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 | 第30-31页 |
3.4.7 相对渗透率 | 第31-33页 |
3.5 定解条件 | 第33-34页 |
3.6 微分方程和求解变量说明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热/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35-53页 |
4.1 概述 | 第35-37页 |
4.1.1 岩石和流体物性参数 | 第35-36页 |
4.1.2 时间差分算子 | 第36页 |
4.1.3 空间差分算子 | 第36页 |
4.1.4 差分方程全隐式方法 | 第36-37页 |
4.2 热力采油数学模型的离散化处理 | 第37-46页 |
4.2.1 差分算子表示 | 第37-38页 |
4.2.2 全隐式处理 | 第38-40页 |
4.2.3 全隐式展开 | 第40-45页 |
4.2.4 未知变量的消去和方程求解 | 第45-46页 |
4.3 表面活性剂输运方程的差分离散 | 第46-51页 |
4.3.1 热/化学复合驱时活性剂输运方程的差分离散 | 第46-48页 |
4.3.2 网格间离散参数的取值 | 第48-49页 |
4.3.3 活性剂输运方程的差分格式 | 第49-51页 |
4.4 热/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热/化学复合驱数值模拟 | 第53-61页 |
5.1 地质模型 | 第53页 |
5.2 岩石及流体物性参数 | 第53-55页 |
5.2.1 界面张力与活性剂浓度 | 第53-54页 |
5.2.2 毛管数对残余饱和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3 相对渗透率 | 第55页 |
5.3 热/化学驱采油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1页 |
5.3.1 温度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2 不同驱替方式效果对比 | 第56-57页 |
5.3.3 活性剂注入量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4 活性剂吸附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第58页 |
5.3.5 活性剂浓度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6 活性剂注入时机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