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论顾炎武诗学思想的价值取向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论第10-12页
一、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2-19页
 (一) 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文化背景第12-15页
  1. 家庭渊源第12-13页
  2. 社会文化背景第13-15页
 (二) 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理论渊源第15-19页
  1. 士人阶层对人格理想的塑造第15-16页
  2. 中国古代诗学对人格价值的强调第16-19页
二、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理论表现第19-39页
 (一) “有我为贵”——从诗人主体出发的诗歌性情观第19-28页
  1. 明末清初对“诗主性情”的强调第19-21页
  2. “有我为贵”——从诗人主体出发的诗歌性情观第21-28页
 (二) “文须有益”——“救文”重在“救人”诗歌功用论第28-34页
  1. 对“文须有益于天下”的理解第28-30页
  2. “行己有耻”——对诗人人格的要求第30-34页
 (三) “诗不可不学而作”——诗人须有真学识第34-39页
  1. 明末清初重学问的诗学倾向第34-36页
  2. “诗不可不学而作”第36-39页
三、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影响第39-43页
 (一) 对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的评价第39-40页
 (二) 顾炎武诗学价值取向对后世的影响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性,启蒙的道路有多长?--从新时期女性婚外恋小说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
下一篇:解读张洁小说中的残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