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5页 |
一、橙皮苷等对牙釉质体外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15-3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5-19页 |
1.1.1 主要实验设备 | 第15页 |
1.1.2 主要试剂及试剂配制 | 第15-16页 |
1.1.3 牙釉质标本的制备 | 第16-17页 |
1.1.4 人工龋的制备 | 第17-18页 |
1.1.5 pH循环实验 | 第18页 |
1.1.6 检测指标 | 第18-19页 |
1.1.7 统计分析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25页 |
1.2.1 抑制脱矿结果 | 第19-21页 |
1.2.2 再矿化结果 | 第21-25页 |
1.3 讨论 | 第25-30页 |
1.3.1 牙釉质的组成、龋损的形成 | 第25-26页 |
1.3.2 标本的选择 | 第26-27页 |
1.3.3 实验药物的选择 | 第27-29页 |
1.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1.4 小结 | 第30-31页 |
二、橙皮苷等对根面牙本质体外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31-4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1-35页 |
2.1.1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1页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配制 | 第31-32页 |
2.1.3 根面牙本质标本的制备 | 第32-33页 |
2.1.4 人工龋实验 | 第33页 |
2.1.5 pH循环实验 | 第33页 |
2.1.6 检测指标 | 第33-34页 |
2.1.7 统计方法 | 第34-35页 |
2.2 结果 | 第35-44页 |
2.2.1 抑制脱矿结果 | 第35-37页 |
2.2.2 再矿化实验结果 | 第37-44页 |
2.3 讨论 | 第44-46页 |
2.3.1 牙本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第44页 |
2.3.2 牙本质龋的病理学特点及胶原纤维在牙本质形成和再矿化中的作用 | 第44页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2.4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综述 | 第59-7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