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既有建筑加层改造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第9-11页 |
·既有建筑物加层改造理论与技术的存在问题 | 第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加层改造中新旧结构结合面的工作机理及连接方法研究 | 第13-24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接机理 | 第13-16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工作特点 | 第13-14页 |
·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学模型 | 第14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结机理 | 第14-16页 |
·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16-20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连接方法研究及受力性能分析 | 第20-23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分析 | 第21-22页 |
·加层改造中新旧结构结合面的连接方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砖混房屋加层结构的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 | 第24-45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24-37页 |
·砌体的线弹性本构关系 | 第24-27页 |
·砌体的非线性本构关系 | 第27-32页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32-36页 |
·钢筋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36-37页 |
·材料的破坏及收敛准则 | 第37-41页 |
·砌体的破坏准则 | 第37-38页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38-40页 |
·收敛准则 | 第40-41页 |
·砖混房屋加层改造结构的数值模拟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1-45页 |
·砌体单元类型的确定 | 第41页 |
·钢筋混凝土单元类型及有限元模型的确定 | 第41-42页 |
·砖混结构房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2-45页 |
4 砖混房屋加层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 第45-55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模态分析的方法选择 | 第46页 |
·加层砖混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 第46-51页 |
·加层砖混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卧梁高度、植筋间距的影响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加层房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55-68页 |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55-58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55-56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56-58页 |
·加层房屋动力反应研究中地震波的选取 | 第58-59页 |
·基于时程分析的加层房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59-67页 |
·结构变形分析 | 第59-65页 |
·结构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