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边界问题论文

论中国解决领土争端的政策(1949-2012)

摘要第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第1章 导论第7-14页
    1.1 研究问题第7页
    1.2 研究内容第7-8页
    1.3 研究方法第8页
    1.4 研究现状第8-13页
    1.5 选择 2009 年作为政策调整时间节点的原因第13-14页
第2章 温和的传统:1949-2009第14-27页
    第一节 中国解决领土争端的传统政策模式第14-18页
        2.1 目标第14页
        2.2 原则第14-17页
            2.2.1 搁置争议以维持现状第15页
            2.2.2 接受旧条约划定的边界第15-16页
            2.2.3 平等谈判第16-17页
        2.3 措施第17-18页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一:中缅边界争端解决模式第18-22页
        2.4 中缅边界争端概况第18-19页
            2.4.1 南部阿佤山区一段第18页
            2.4.2 中部勐卯三角地区第18-19页
            2.4.3 北部尖高山以北一段第19页
        2.5 中缅边界谈判过程第19-22页
            2.5.1 中缅对待“1941 年线”的分歧和政策比较第20页
            2.5.2 勐卯三角地区的问题第20-21页
            2.5.3 尖高山以北的问题第21-22页
    第三节 中苏中俄边界争端解决第22-25页
        2.6 中苏珍宝岛冲突第22-24页
            2.6.1 关于珍宝岛第22-23页
            2.6.2 珍宝岛冲突事件原因、过程和中国政府的政策第23-24页
        2.7 “黑瞎子”岛问题的和平解决第24-25页
            2.7.1 双方划界依据分歧第24-25页
            2.7.2 中俄谈判第25页
    第四节 温和政策形成的原因第25-26页
    第五节 结论第26-27页
第3章 从温和转向强硬:2009-201221第27-44页
    第一节 政策调整第27-29页
        3.1 目标调整第27页
        3.2 原则调整第27-28页
        3.3 措施调整第28-29页
    第二节 案例分析之一:南海政策第29-35页
        3.4 中国南海政策的新目标第29页
        3.5 双边和多边相结合第29-31页
            3.5.1 中国坚持双边谈判的原因和困境分析第29-31页
            3.5.2 多边谈判的优点第31页
        3.6 中国接受多边谈判的原因第31-32页
        3.7 接受多边谈判的表现——对南海行为准则持开放态度第32-33页
        3.8 中国南海政策采取的新措施第33-34页
            3.8.1 降低使用武力门槛第33-34页
            3.8.2 降低使用武力门槛原因第34页
        3.9 使用武力的限度第34-35页
    第三节 案例分析二:钓鱼岛政策第35-44页
        3.10 闽晋渔事件后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第36页
        3.11 中国解决领土争端的目标变化第36-37页
        3.12 中国解决领土争端的原则变化第37-38页
        3.13 中国解决领土主权的措施变化第38-41页
        3.14 中国处理钓鱼岛争端政策变化的原因第41-44页
第4章 中国调整领土争端政策的原因第44-47页
    4.1 菲律宾、越南的争夺行动第44-46页
    4.2 美国的积极介入第46-47页
第5章 总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度公民社会反腐败研究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