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统一论下的双重化建构--爱伦·坡短篇小说双重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效果统一论对双重化的统摄 | 第13-16页 |
一、 效果统一论与双重化 | 第13-14页 |
二、 双重化产生的时代语境 | 第14-15页 |
三、 双重化产生的私人根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人物的双重化 | 第16-24页 |
一、 人物双重化塑造模式 | 第16-21页 |
(一) 单一人物性格的双重化 | 第16-20页 |
1. 分裂的自我与他我 | 第17-18页 |
2. 逝去的人物与相继的身 | 第18-20页 |
(1)现实意义的替身——复仇者归来 | 第18-19页 |
(2)隐喻意义的替身——意志的延续 | 第19-20页 |
(二) 人性恶在作品中的展现 | 第20-21页 |
二、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 弗洛伊德对爱伦·坡的借鉴与超越 | 第21-22页 |
(二)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爱伦·坡的借鉴与超越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构的双重化 | 第24-28页 |
一、 封闭结构外的开放性 | 第24-25页 |
二、 结构中的预示与照应 | 第25-26页 |
三、 效果统一论指引下的象征暗示——结构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叙述者的双重化 | 第28-32页 |
一、 叙述者的双重身份 | 第28-29页 |
二、 不同叙述者的更替交叉 | 第29-30页 |
三、 效果统一论下的层次美——叙述者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