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10页 |
1.1.2 畜牧业产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 第10-11页 |
1.1.3 发展肉鸡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11页 |
1.1.4 蓝田县肉鸡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研究动态及评价 | 第14-17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1.1 产业经济理论 | 第19页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页 |
2.1.3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2.1.4 利益共同体理论 | 第20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2.1 特色农业 | 第20-21页 |
2.2.2 农业产业化 | 第21页 |
2.2.3 畜牧业产业化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蓝田县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32页 |
3.1 肉鸡产业发展历程 | 第23页 |
3.2 肉鸡产业现状 | 第23-26页 |
3.2.1 产业规模 | 第23-24页 |
3.2.2 产业获得的效益 | 第24页 |
3.2.3 肉鸡生产经营方式 | 第24-26页 |
3.2.4 肉鸡的销售和加工情况 | 第26页 |
3.3 蓝田县肉鸡产业存在问题 | 第26-29页 |
3.3.1 全县肉鸡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26-27页 |
3.3.2 鸡病频发,养殖风险大 | 第27-28页 |
3.3.3 养殖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 第28-29页 |
3.3.4 产业发展模式相对单一 | 第29页 |
3.4 蓝田县肉鸡产业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3.4.1 贷款难,建设资金不足 | 第29-30页 |
3.4.2 土地流转难度大,养殖场地难解决 | 第30页 |
3.4.3 养殖人员科学素质较低,规模化养殖技术匮乏 | 第30-31页 |
3.4.4 产业链不完全,没有深加工等进一步措施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蓝田县肉鸡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 第32-35页 |
4.1 发展肉鸡产业优势 | 第32-33页 |
4.1.1 区位优势 | 第32页 |
4.1.2 市场优势 | 第32页 |
4.1.3 资源优势 | 第32-33页 |
4.1.4 技术优势 | 第33页 |
4.2 肉鸡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 第33-35页 |
4.2.1 市场机遇 | 第33页 |
4.2.2 消费观念转变 | 第33页 |
4.2.3 与城乡统筹发展相互促进 | 第33-34页 |
4.2.4 在加快蓝田县畜牧产业化发展下发展肉鸡产业 | 第34页 |
4.2.5 发展肉鸡产业能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第34页 |
4.2.6 发展肉食品工业需要发展肉鸡产业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蓝田县肉鸡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35-42页 |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肉鸡产业均衡发展 | 第35页 |
5.2 加大贷款资金协调扶持力度,制定和实施优惠扶持政策 | 第35-36页 |
5.3 打造养殖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 第36页 |
5.4 提高科学素质,大力推广科学养殖 | 第36-37页 |
5.5 建立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加强疾病防控 | 第37页 |
5.6 强化规范化管理,保证产品和环境安全 | 第37-40页 |
5.6.1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 第37-38页 |
5.6.2 管理标准化 | 第38-39页 |
5.6.3 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 第39页 |
5.6.4 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 第39-40页 |
5.7 增加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 | 第40-41页 |
5.7.1 肉鸡饲养周边产业配套 | 第40页 |
5.7.2 服务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5.7.3 拓宽产品流通渠道 | 第41页 |
5.8 增加肉鸡产业化养殖模式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