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1.4 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的地位和作用 | 第15-18页 |
1.4.1 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现出的优势 | 第15页 |
1.4.2 产业集群通过积聚相关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 第15-16页 |
1.4.3 产业集群通过建构产学研联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 | 第16页 |
1.4.4 产业集群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16-17页 |
1.4.5 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打造集群品牌、提高产业群体的市场占有率 | 第17-18页 |
1.4.6 产业集群通过政府颁布优惠政策对优势产业进行针对性培育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第1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9页 |
2.1 产业集群及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2 产业集群的类型 | 第22-24页 |
2.1.3 产业集群的特征和识别 | 第24-25页 |
2.2 钻石体系简介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昆明经开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第29-37页 |
3.1 昆明经开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评价 | 第29-33页 |
3.2 各产业集群的布局概况 | 第33-34页 |
3.3 经开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 | 第34页 |
3.4 经开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昆明经开区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48页 |
4.1 构建昆明经开区产业集群钻石模型 | 第37-38页 |
4.2 园区钻石模型生产要素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4.2.1 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 | 第39-40页 |
4.2.2 中介机构缺乏 | 第40-41页 |
4.3 园区钻石模型需求环境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4.4 园区钻石模型相关及支持产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42-45页 |
4.4.1 产业链中研发环节薄弱 | 第42-44页 |
4.4.2 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产业链结构不稳定,外贸依赖度高 | 第44-45页 |
4.5 园区钻石模型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要素面临问题分析 | 第45页 |
4.6 园区钻石模型政府要素分析 | 第45-46页 |
4.7 园区钻石模型机遇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昆明经开区产业集群优化措施 | 第48-55页 |
5.1 产业集群优化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 第48-49页 |
5.1.1 指导思想 | 第48页 |
5.1.2 目标任务 | 第48-49页 |
5.2 分阶段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 第49-51页 |
5.2.1 横向产业集群战略 | 第49-50页 |
5.2.2 纵向集群发展战略 | 第50页 |
5.2.3 综合集群化战略 | 第50-51页 |
5.3 提升工业产业集群的层次和水平 | 第51-52页 |
5.4 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 | 第52页 |
5.5 创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政策环境 | 第52-53页 |
5.6 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设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