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七年”现实主义油画的“真实”问题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现实主义与真实 | 第13-19页 |
一、多义的现实主义 | 第13-15页 |
二、“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追求 | 第15-17页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真实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现实主义 | 第19-25页 |
一、作为美术创作的准则 | 第19-22页 |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苏联美术 | 第19-20页 |
2. “十七年”时期油画创作的最高准则 | 第20-22页 |
二、“十七年”时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 | 第22-25页 |
1. “真实”要有教育性 | 第22-23页 |
2. “真实”要有政治倾向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十七年”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与真实 | 第25-57页 |
一、关于创作主体 | 第25-34页 |
1. 对现实主义概念的误读 | 第26-28页 |
2. 对美术家的改造 | 第28-30页 |
3. 对油画题材的限制 | 第30-34页 |
二、关于表现形式 | 第34-40页 |
1. 革命历史画盛行 | 第35-38页 |
2. 宏大的叙事形式 | 第38-40页 |
三、关于创作传达 | 第40-57页 |
1. 模式化的表现 | 第41-44页 |
2. 阶级立场上的道德评价 | 第44-47页 |
3. 预示性的画面安排 | 第47-51页 |
4. 理想化的描绘 | 第51-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