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2.1 绩效及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绩效 | 第17页 |
2.1.2 绩效评价 | 第17页 |
2.1.3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第17页 |
2.1.4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本要素 | 第17-18页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综述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3.1 A农商银行概况 | 第21-23页 |
3.1.1 发展概况 | 第21页 |
3.1.2 组织架构 | 第21-22页 |
3.1.3 A农商银行2016年经营概况 | 第22-23页 |
3.2 A农商行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2.1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 第23-24页 |
3.2.2 绩效评价的内容 | 第24页 |
3.3 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4 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3.5 A农商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第26-2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28-46页 |
4.1 A农商银行战略目标概述 | 第28页 |
4.2 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指标设 | 第28-34页 |
4.2.1 财务维度 | 第28-30页 |
4.2.2 客户维度 | 第30-31页 |
4.2.3 内部流程维度 | 第31-32页 |
4.2.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第32-34页 |
4.3 农商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方法 | 第34-39页 |
4.3.1 专家学者选择的评价指标分析 | 第34-36页 |
4.3.2 农商银行绩效评价指标问卷设计 | 第36页 |
4.3.3 问卷的发放及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3.4 农商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8-39页 |
4.4 A农商银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第39-45页 |
4.4.1 层次分析法 | 第39-40页 |
4.4.2 四维度权重确定的过程 | 第40-42页 |
4.4.3 四维度内各指标权重设定 | 第42-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和保障 | 第46-49页 |
5.1 新绩效评价体系在A农商银行的具体实施步骤 | 第46-47页 |
5.1.1 绩效评价的组织与方式 | 第46页 |
5.1.2 绩效评价的反馈 | 第46页 |
5.1.3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46-47页 |
5.2 新绩效评价体系在A农商银行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7-48页 |
5.2.1 组织保障 | 第47-48页 |
5.2.2 信息和技术保障 | 第48页 |
5.2.3 建立绩效评价验证与反馈机制 | 第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 | 第49-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