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研究--以山东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课题的形成第9-11页
     ·对当代建筑思潮的批判——现代主义未死亡第9-11页
     ·建筑现象——城市建筑的混乱与相似、场所的丧失第11页
     ·课题的提出第11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践的发展综述第14-28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内涵第14-16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概念第14页
     ·传统地域主义的缺点第14-15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特征第15-16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践第16-24页
     ·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地域性第17-18页
     ·二战后到70 年代末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创作第18-20页
     ·当代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第20-22页
     ·国内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实例第22-24页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所面临的困境第24-27页
     ·无法逾越的障碍第24-25页
     ·对高层建筑的望洋兴叹第25-27页
     ·对大型共建的“地域”企求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山东地域概况与主流建筑创作现状的调查与评述第28-47页
   ·山东省概况第28-29页
     ·地理位置第28页
     ·地形地貌第28-29页
     ·气候条件第29页
     ·文化传承第29页
   ·山东地域建筑综述第29-36页
     ·地域划分第29-30页
     ·对各地区传统建筑风格的阐述第30-36页
   ·山东各地区主流建筑创作现状调研第36-46页
     ·鲁西北——受传统北方文化影响的平原地区第36-38页
     ·鲁西南——南北文化交融的平原地区第38-40页
     ·鲁中南——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山地丘陵区第40-42页
     ·胶东半岛——受受海外文化影响的沿海丘陵地区第42-44页
     ·济南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适宜技术在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中的应用——以山东为例第47-55页
   ·适宜技术的概念第47-48页
   ·适宜技术在山东批判性地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第48-54页
     ·保护场地、利用地形第48-49页
     ·利用地方材料第49-50页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第50-51页
     ·建筑规划布局设计第51-52页
     ·采用节能技术第52-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建筑符号学在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中的应用——以山东为例第55-64页
   ·建筑符号学概述第55-56页
   ·建筑符号学对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意义第56-57页
   ·建筑符号学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研究方法第57-58页
   ·建筑符号学在山东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中的应用第58-61页
     ·环境选择的符号意义第58-59页
     ·建筑空间序列组织的符号意义第59页
     ·建筑景观设计的符号意义第59页
     ·建筑单体设计的符号意义第59-60页
     ·建筑装饰的符号意义第60-61页
   ·建筑实例——德州原水厂改建中式会所设计第61-63页
     ·环境气氛的营造第61页
     ·建筑空间组织第61-62页
     ·建筑单体设计第62页
     ·建筑装饰设计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近代教堂建筑特征研究
下一篇:北方小城市街道景观地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