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页 |
2.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沃勒斯坦反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1.研究难点 | 第18页 |
2.创新点 | 第18-19页 |
一、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相关理论阐述 | 第19-26页 |
(一)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的内涵 | 第19-23页 |
1.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理论来源——世界体系论 | 第19-21页 |
2.反体系运动的含义 | 第21-22页 |
3.反体系运动概况 | 第22-23页 |
(二)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理论的批评与继承 | 第23-26页 |
1.对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理论的批评 | 第23-24页 |
2.对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理论的继承 | 第24-26页 |
二、全球化问题助推反体系运动的形成 | 第26-35页 |
(一)安全问题:资本主义扩张的后果 | 第26-29页 |
1.全球化中的早期殖民与掠夺 | 第26-27页 |
2.全球化中利益争夺的战争与对峙 | 第27-29页 |
(二)经济问题: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 | 第29-33页 |
1.贫富差距扩大 | 第29-31页 |
2.世界经济周期性危机 | 第31-33页 |
(三)政治与文化问题:垄断资源与文化入侵 | 第33-35页 |
1.政治问题:中心国家/资本家对资源的垄断 | 第33-34页 |
2.文化问题:“权力的意识形态外衣” | 第34-35页 |
三、新旧反体系运动及其特征 | 第35-43页 |
(一)传统的反体系运动(1850 年—1970 年) | 第35-38页 |
1.民族运动和社会运动 | 第35-36页 |
2.传统反体系运动的特征 | 第36-38页 |
(二)新的反体系运动(1968 年至今) | 第38-43页 |
1.1968 年革命 | 第38-39页 |
2.新反体系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 第39-41页 |
3.新反体系运动的战略 | 第41-43页 |
四、反体系运动出现的原因 | 第43-48页 |
(一)作为世界体系一部分的反体系运动 | 第43-46页 |
1.经济上: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推动全球化问题的产生 | 第43-44页 |
2.政治上:中心国家对经济和政治资源的垄断 | 第44-45页 |
3.文化上:文明的冲突 | 第45-46页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 第46-48页 |
1.资本积累的困境 | 第46-47页 |
2.政治困境 | 第47-48页 |
五、结语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