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家庭与公共哲学--《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论文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要背景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国内丹尼尔·贝尔思想研究综 | 第13页 |
(三) 国外丹尼尔·贝尔思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审视自由主义偏见—界限之缺失 | 第17-29页 |
一、 自我意识的激进轨迹 | 第17-23页 |
(一) 自由精神的持续左倾:从政治到文化 | 第17-20页 |
(二) 文化激进主义的特征 | 第20-23页 |
二、 历史的非辩证:断裂方法论 | 第23-29页 |
(一) 经济与文化的相悖 | 第23-26页 |
(二) 贝尔的“三位一体”立场 | 第26-29页 |
第二章 两种自由阐释:反理性和理性 | 第29-40页 |
一、 尼采的“自由”: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 | 第29-35页 |
(一) 理性、宗教的终结和权力意志 | 第29-32页 |
(二) 贝尔对于“超人”的评述 | 第32-35页 |
二、 理性的“自由”:一种乌托邦假想 | 第35-40页 |
(一) 个人主义立场的理性 | 第36-37页 |
(二) 历史主义立场的理性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对自由主义的再解释 | 第40-55页 |
一、 公共家庭的困境 | 第40-45页 |
(一) 公共家庭的经济性 | 第40-43页 |
(二) 公共家庭的政治性 | 第43-45页 |
二、 公共哲学—折衷的城邦意识 | 第45-52页 |
(一) 公共哲学何以缺乏? | 第45-48页 |
(二) 个体与共同体的权宜之计 | 第48-52页 |
三、 宗教作为一种共识的方案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