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锰酸锂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述第11-1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第12-13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3-14页
    1.3 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现状第14-18页
        1.3.1 钴酸锂第15页
        1.3.2 镍酸锂第15-16页
        1.3.3 磷酸铁锂第16-17页
        1.3.4 三元系正极材料第17页
        1.3.5 锰酸锂第17-18页
    1.4 正极材料锰酸锂的制备方法第18-19页
        1.4.1 水热合成法第18页
        1.4.2 溶胶-凝胶法第18-19页
        1.4.3 微波烧结法第19页
        1.4.4 固相法第19页
    1.5 正极材料锰酸锂容量衰减问题第19-20页
        1.5.1 Jahn-Teller效应第19-20页
        1.5.2 锰的溶解。第20页
        1.5.3 电解液的分解。第20页
    1.6 正极材料锰酸锂的改性第20-23页
        1.6.1 包覆改性第20-22页
        1.6.2 离子掺杂第22-23页
        1.6.3 制备特殊形貌第23页
    1.7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3-25页
        1.7.1 选题依据第23页
        1.7.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7.3 创新点第24-25页
2 实验与表征第25-28页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第25-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5页
        2.1.2 实验设备第25-26页
    2.2 材料表征第26-27页
        2.2.1 X射线衍射第26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6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6-27页
    2.3 锰酸锂材料的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第27-28页
        2.2.1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7页
        2.2.2 循环伏安测试第27页
        2.2.3 电化学阻抗谱第27-28页
3 锰酸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28-42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样品制备第28-30页
        3.2.1 制备二氧化锰纳米线(MnO_2)第28-29页
        3.2.2 水热包覆二氧化锰纳米线第29页
        3.2.3 制备锰酸锂纳米线(LiMn_2O_4)第29页
        3.2.4 制备锰酸锂纳米线(LMO@C)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3.3.1 制备锰酸锂前驱体MnO_2纳米线的物相表征及结构分析第30-32页
        3.3.2 探索制备锰酸锂纳米线工艺的物相表征及结构分析第32-35页
        3.3.3 锰酸锂纳米线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5-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固相法制备不同形貌锰酸锂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2-51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制备不同形貌锰酸锂前驱物氧化锰第42-44页
        4.2.1 制备氧化锰纳米球第42页
        4.2.2 制备二氧化锰纳米片第42-43页
        4.2.3 水热包覆氧化锰前驱体第43页
        4.2.4 制备球状和片状锰酸锂球第43-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4.3.1 制备球状氧化锰前驱体的物相表征及结构分析第44-45页
        4.3.2 制备片状氧化锰的物相表征及结构分析第45-46页
        4.3.3 制备球状和片状锰酸锂的物相表征及结构分析第46-48页
        4.3.4 片状和球状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尖晶石镍锰酸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51-59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样品制备第51-52页
        5.2.1 不同合成反应时间的样品制备第51页
        5.2.2 前驱体碳包覆质量分数的样品制备第51-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8页
        5.3.1 反应时间对镍锰酸锂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第52-54页
        5.3.2 不同碳层厚度包覆改性制备镍锰酸锂第54-57页
        5.3.3 镍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电站进水口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户用型光储微网双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