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理论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动机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综述 | 第10-19页 |
一、 关于法律效力基本问题的厘清和解释 | 第10-13页 |
(一) 法律效力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二) 法律规则效力与法律效力 | 第12-13页 |
二、 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3-19页 |
(一) 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研究成果 | 第13-16页 |
(二) 法律效力来源理论中出现的问题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哈特“内在观点”的引入 | 第19-28页 |
一、 哈特“内在观点”之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 以对“命令理论”的批判为逻辑起点 | 第19-20页 |
(二) 社会规则的产生是提出“内在观点”的关键 | 第20-22页 |
二、 “内在观点”之内涵 | 第22-25页 |
(一) “内在观点”的概念性解释 | 第22页 |
(二) “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区分 | 第22-24页 |
(三) “内在观点”视角的价值体现——发现规则的内在 | 第24-25页 |
三、 对“内在观点”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 第25-28页 |
(一) 对“内在观点”理论的批判 | 第26页 |
(二) “内在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内在观点”对我国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的启示 | 第28-38页 |
一、 “内在观点”为法律效力来源理论提供思想基础 | 第28-33页 |
(一) 法律效力形式来源与实质来源两级层面的划分 | 第28-29页 |
(二) 实质来源即内在认同是法律有效力的心理保障 | 第29-31页 |
(三) 外在强制与内在认同的统一是法律效力实现的关键机制 | 第31-33页 |
二、 “内在观点”促进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的完善 | 第33-35页 |
(一) “内在观点”推动法律效力来源理论研究的深入 | 第33页 |
(二) “内在观点”有助于提升法律效力实质来源的地位 | 第33-34页 |
(三) “内在观点”有利于整合法律资源,统一法律效力来源体系 | 第34-35页 |
三、 引入“内在观点”符合法治理念构建的价值选择 | 第35-38页 |
(一) “内在观点”引入法律效力来源理论体现“依法治国”的法治方略 | 第36页 |
(二) “内在观点”引入法律效力来源理论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