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光照和纹理信息的动态目标分割与提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图录 | 第7-9页 |
表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研究动机与目标 | 第13-14页 |
1.3 研究成果 | 第14页 |
1.4 篇章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前沿技术 | 第16-24页 |
2.1 视频分割 | 第16-17页 |
2.1.1 主流算法分类与比较 | 第16-17页 |
2.2 光照条件 | 第17-19页 |
2.3 Texton纹理 | 第19-21页 |
2.4 光流算法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算法整体架构 | 第24-42页 |
3.1 概述 | 第24-25页 |
3.2 色彩空间 | 第25-27页 |
3.3 SQI图像 | 第27-29页 |
3.4 Texton纹理 | 第29-32页 |
3.5 SimpleFlow光流算法 | 第32-35页 |
3.6 Graph-Cut技术 | 第35-39页 |
3.6.1 Graph-Cut模型 | 第35-36页 |
3.6.2 Min-cut/max-flow算法 | 第36-37页 |
3.6.3 颜色权值 | 第37页 |
3.6.4 纹理权值 | 第37-38页 |
3.6.5 光流权值 | 第38-39页 |
3.6.6 权值组合 | 第39页 |
3.7 交互式视频分割 | 第39-41页 |
3.7.1 用户交互模式 | 第39-40页 |
3.7.2 视频分割模型 | 第40-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42-62页 |
4.1 实验动机和介绍 | 第42页 |
4.2 颜色信息在Graph-Cut技术中的作用 | 第42-53页 |
4.2.1 实验设置 | 第45页 |
4.2.2 分割结果评价方法 | 第45-46页 |
4.2.3 BSDS500实验 | 第46-48页 |
4.2.4 MSRC实验 | 第48-53页 |
4.2.5 小结 | 第53页 |
4.3 纹理信息在Graph-Cut技术中的作用 | 第53-58页 |
4.3.1 实验数据与设置 | 第54页 |
4.3.2 分步实验及讨论 | 第54页 |
4.3.3 与纯颜色分割对比实验 | 第54-58页 |
4.4 光流信息在Graph-Cut技术中的作用 | 第58-59页 |
4.4.1 实验参数设置 | 第58页 |
4.4.2 光流场作为局部信息的作用 | 第58-59页 |
4.5 视频分割模型实验 | 第59-60页 |
4.6 结论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3页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62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