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1.1 对象的选择和分组 | 第14-15页 |
1.1.1 实验对象的收集 | 第14-15页 |
1.1.2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 第15页 |
1.2 试剂和仪器 | 第15-16页 |
1.2.1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1.2.2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1.3 石蜡包埋及切片 | 第16页 |
1.4 HE染色步骤 | 第16-17页 |
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17-18页 |
1.5.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程 | 第17-18页 |
1.5.2 对照组 | 第18页 |
1.5.3 判断标准 | 第18页 |
1.6 图像的采集和分析 | 第18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25页 |
2.1 功能亢进下斜肌形态学改变 | 第19页 |
2.2 功能亢进下斜肌IGF-1的表达 | 第19-20页 |
2.3 功能亢进下斜肌AnxA1的表达 | 第20-23页 |
2.4 功能亢进下斜肌IGF-1、AnxA1表达水平与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的相关性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33页 |
3.1 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判断和分级 | 第25页 |
3.2 眼外肌的形态学研究 | 第25-28页 |
3.2.1 正常眼外肌的形态学研究 | 第25-26页 |
3.2.2 斜视患者眼外肌形态学改变 | 第26-27页 |
3.2.3 功能亢进下斜肌的形态学改变 | 第27-28页 |
3.3 肌卫星细胞激活的调节因子IGF-1和AnxA1 | 第28-32页 |
3.4 缺陷与展望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0-41页 |
综述 | 第41-5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