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针刺十三鬼穴配合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百合病的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2-25页
    1 祖国医学对百合病的认识第12-19页
        1.1 对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2-13页
        1.2 对症状的认识第13页
        1.3 对治疗的认识第13-19页
            1.3.1 古代医学文献对本病的治疗记载第13-14页
            1.3.2 现代中医对百合病及抑郁症的认识第14-19页
    2 西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第19-21页
        2.1 对病名及发病机制的认识第19-20页
        2.2 对临床表现的认识第20页
        2.3 对治疗的认识第20-21页
    3 关于所选用治疗手法的相关认识第21-25页
        3.1 对十三鬼穴的认识第21-23页
        3.2 对百合地黄汤的认识第23-25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5-32页
    1 病例选择第25-26页
        1.1 病例来源第25页
        1.2 诊断标准及症候分型第25页
        1.3 纳入标准第25-26页
        1.4 排除标准第26页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第26页
    2 研究方法第26-28页
        2.1 病例分组设计第26-27页
        2.2 治疗方法第27-28页
            2.2.1 治疗组(针刺十三鬼穴加减配合百合地黄汤治疗)第27-28页
            2.2.2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第28页
            2.2.3 疗程设计第28页
    3 观察指标第28页
        3.1 一般资料第28页
        3.2 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法第28页
        3.3 中医证候评分法第28页
    4 疗效评定标准第28-29页
    5 不良事件处理(随时记录)第29页
    6 统计学处理第29-30页
    7 统计结果第30-31页
        7.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第30页
        7.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第30-31页
        7.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表(阴虚内热型)比较第31页
        7.4 临床疗效比较第31页
    8 安全性评价第31-32页
第三章 讨论第32-41页
    1 临床疗效分析第32-33页
    2 疗法选取依据第33-35页
        2.1 十三鬼穴的选取依据第33-34页
        2.2 百合地黄汤的选取依据第34-35页
    3 加减穴位选取依据第35-37页
        3.1 印堂穴第35-36页
        3.2 四神聪第36-37页
    4 十三鬼穴加减配合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百合病的优势第37-39页
    5 不足与展望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9页
附录第49-53页
综述第53-60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肾养卵汤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变化的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