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与隐私权的界定与相互关系 | 第8-14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第8页 |
(二)隐私权概述 | 第8-10页 |
(三)政府信息公开与隐私权的关系 | 第10-13页 |
1.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知情权 | 第10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 | 第10-13页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 第13-14页 |
1. 保护人格尊严的要求 | 第13页 |
2.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 第13-14页 |
二、国外立法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一)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隐私权保护制度概述 | 第14页 |
(二)日本府信息公开制度与隐私权保护制度概述 | 第14-15页 |
(三)加拿大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对隐私权的保护 | 第15-16页 |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制度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一)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和成果 | 第16-18页 |
1. 隐私权的宪法保护 | 第16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有关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规定 | 第16-17页 |
3. 我国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 第17-18页 |
(二)隐私权保护仍存在的不足 | 第18-20页 |
1. 相关概念尚未明确界定 | 第18页 |
2. 隐私权保护的行政程序不健全 | 第18-19页 |
3. 对隐私权侵犯的救济缺乏保障 | 第19页 |
4. 缺乏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套法律 | 第19-20页 |
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完善构想应策 | 第20-28页 |
(一)积极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 第20-21页 |
1. 适时提升在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层次 | 第20页 |
2. 要全面调整与现行相关法律的关系 | 第20-21页 |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权实体保护机制 | 第21-23页 |
1. 要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在个人隐私公开中适当理解和运用 | 第21-22页 |
2. 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例外事项合理界定不公开的标准 | 第22页 |
3.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 第22-23页 |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行政程序 | 第23-24页 |
1. 完善事前通知程序 | 第23-24页 |
2. 建立例外事项审查制度 | 第24页 |
3.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信息征集使用和查询程序 | 第24页 |
(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救济机制 | 第24-28页 |
1. 建立保密审查制度 | 第25页 |
2. 建立诉讼停止执行原则 | 第25-26页 |
3. 法院要确立申请人承担证明责任的规则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注释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