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论文--中子物理论文--中子源和中子探测器论文

密集颗粒流靶中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36页
    1.1 散裂中子源第12-15页
    1.2 高功率散裂靶第15-32页
        1.2.1 ADS与密集颗粒流靶第21-26页
        1.2.2 ITER与紧凑型中子源密集颗粒流靶第26-32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32-36页
第2章 颗粒流数值计算方法第36-54页
    2.1 颗粒系统第36-39页
    2.2 离散元方法第39-43页
        2.2.1 离散元方法的发展第39-40页
        2.2.2 软球模型(Soft-SphereModel)第40-43页
            2.2.2.1 运动方程第40-41页
            2.2.2.2 接触模型第41-43页
    2.3 Particle-in-Cell(PIC)方法第43-52页
        2.3.1 PIC方法发展第43-44页
        2.3.2 PIC数值模型第44-47页
        2.3.3 颗粒流PIC程序验证第47-52页
            2.3.3.1 漏斗卸料过程第48-50页
            2.3.3.2 U形管填料过程第50页
            2.3.3.3 漏斗流流量预测第50-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密集颗粒流靶系统中堵塞问题研究第54-66页
    3.1 颗粒堵塞问题概述第54-56页
    3.2 本章研究内容第56-57页
    3.3 数值模拟模型第57-60页
    3.4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60-64页
        3.4.1 坍塌规模的概率分布第60-62页
        3.4.2 临界开口尺寸第62-63页
        3.4.3 漏斗锥角的影响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密集颗粒流靶系统中束靶耦合问题研究第66-86页
    4.1 束靶耦合问题概述第66-67页
    4.2 粒子束热沉积物理及颗粒体系传热简述第67-71页
        4.2.1 粒子束热沉积物理过程第67-70页
        4.2.2 颗粒体系传热简述第70-71页
    4.3 电子束-颗粒靶耦合验证实验台架简介第71-76页
        4.3.1 束靶耦合段第72-73页
        4.3.2 颗粒热移除系统第73-75页
        4.3.3 颗粒提升系统第75-76页
    4.4 电子束辐照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76-81页
    4.5 电子束耦合模拟研究第81-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密集颗粒流靶系统中壁面碰撞磨损的研究第86-110页
    5.1 颗粒-壁面碰撞磨损研究现状第86-94页
        5.1.1 影响颗粒-壁面碰撞磨损的参数第87-92页
        5.1.2 颗粒-壁面碰撞磨损计算模型第92-94页
    5.2 数值分析模型第94-97页
        5.2.1 颗粒流PIC程序中磨损模型的实现第95页
        5.2.2 数值计算参数第95-97页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7-106页
        5.3.1 漏斗靶磨损情况第97-106页
            5.3.1.1 颗粒流动情况第98-100页
            5.3.1.2 锥角对磨损影响第100-104页
            5.3.1.3 壁面属性对磨损的影响第104-105页
            5.3.1.4 颗粒-壁面碰撞动量恢复系数对壁面磨损的影响第105-106页
    5.4 弯管中磨损情况第106-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6章 粉末颗粒干法气力分级技术初步研究第110-126页
    6.1 研究背景第110-112页
    6.2 射流分级技术第112-113页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13-125页
        6.3.1 实验系统第113-114页
        6.3.2 模拟燃料分离实验结果第114-119页
            6.3.2.1 Sm_2O_3和WO_3混合模拟燃料分离实验第114-116页
            6.3.2.2 Al_2O_3和WO_3混合模拟燃料分离实验第116-117页
            6.3.2.3 Nd_2O_3和UO_2混合高温处理后分离实验第117-119页
        6.3.3 模拟燃料分离模拟结果第119-125页
            6.3.3.1 模拟方法介绍第119-120页
            6.3.3.2 模型及模拟参数第120-121页
            6.3.3.3 粒径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121-124页
            6.3.3.4 密度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124-125页
    6.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9页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26-127页
    7.2 相关工作展望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奇特强子态的衰变研究
下一篇:ADS零功率装置反应性监测技术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