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2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4-20页 |
2.1 述情障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2 述情障碍与情绪调节、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 第15-17页 |
2.3 自我表露干预 | 第17-20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4 操作性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4.1 操作性定义 | 第20-21页 |
4.2 相关概念 | 第21-22页 |
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一阶段 癌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6页 |
1 研究类型 | 第23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5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2.5 伦理原则及质量控制 | 第26页 |
3 结果 | 第26-31页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26-28页 |
3.2 研究对象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5页 |
4.1 研究对象述情障碍的现状 | 第31-32页 |
4.2 研究对象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 | 第32-35页 |
5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第35页 |
5.1 研究创新点 | 第35页 |
5.2 展望 | 第35页 |
6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二阶段 自我表露干预对癌症患者述情障碍的效果研究 | 第36-53页 |
1 研究类型 | 第36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36-4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36-37页 |
2.2 研究工具 | 第37页 |
2.3 干预方法 | 第37-42页 |
2.4 资料收集方法 | 第42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42-43页 |
2.6 伦理原则及质量控制 | 第43-44页 |
3 结果 | 第44-50页 |
3.1 干预方案的实施情况 | 第44页 |
3.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基线的比较 | 第44-47页 |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述情障碍水平变化 | 第47-48页 |
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变化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4.1 自我表露对癌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 自我表露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第52页 |
5.1 研究创新点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综述 | 第58-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