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3-16页 |
1.1.1 纸质地图与地图集 | 第13页 |
1.1.2 电子地图与多媒体地图(集) | 第13-15页 |
1.1.3 多媒体地图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论文组织 | 第19-21页 |
2.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 第21-37页 |
2.1 多媒体地图集概述 | 第21-30页 |
2.1.1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地图(集) | 第21页 |
2.1.2 多媒体地图集的类型 | 第21-22页 |
2.1.3 多媒体地图集的功能和特点 | 第22-24页 |
2.1.4 多媒体地图集的编辑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2.1.5 多媒体地图集的叙事结构 | 第25-27页 |
2.1.6 多媒体地图集的用户界面 | 第27-29页 |
2.1.7 多媒体地图集交互 | 第29-30页 |
2.2 戏剧空间与舞台概念基础 | 第30-33页 |
2.2.1 戏剧空间与舞台设计 | 第30-32页 |
2.2.2 戏剧叙事与舞台表演 | 第32页 |
2.2.3 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2.2.4 舞台设计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33页 |
2.3 人机交互设计理论基础 | 第33-37页 |
2.3.1 用户体验与用户体验设计 | 第33-34页 |
2.3.2 界面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 第34-35页 |
2.3.3 交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第35-37页 |
3.戏剧空间和舞台隐喻下的地图集交互信息设计策略 | 第37-57页 |
3.1 多媒体地图集中的“空间”概念 | 第37-39页 |
3.1.1 戏剧空间与多媒体地图集“空间”定义 | 第37-38页 |
3.1.2 “空间转向”理论下的多媒体地图集空间结构 | 第38-39页 |
3.2 内在逻辑空间设计策略 | 第39-44页 |
3.2.1 “叙事人主导”的叙事结构 | 第40-43页 |
3.2.2 “用户参与”的信息组织模式 | 第43-44页 |
3.3 外在视觉空间设计策略 | 第44-53页 |
3.3.1 舞台空间与地图集视觉空间 | 第44-46页 |
3.3.2 影响视觉空间设计的物理性因素 | 第46-47页 |
3.3.3 固定界面空间设计策略 | 第47-50页 |
3.3.4 半固定地图空间设计策略 | 第50-52页 |
3.3.5 非固定多媒体空间设计策略 | 第52-53页 |
3.4 动态交互空间设计策略 | 第53-57页 |
3.4.1 戏剧互动空间与地图集动态交互空间 | 第53-54页 |
3.4.2 动态交互设计策略 | 第54-57页 |
4.应用案例:“E+CNU:华东师范大学地图集”多媒体交互设计. | 第57-80页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57-61页 |
4.1.1 编制目的与总体设计方案 | 第57-59页 |
4.1.2 用户分析与功能定位 | 第59-60页 |
4.1.3 设计编制平台选用(iH5) | 第60-61页 |
4.2 信息交互与展演设计 | 第61-78页 |
4.2.1 叙事结构与导航设计 | 第61-64页 |
4.2.2 界面布局与视觉设计 | 第64-73页 |
4.2.3 动态交互与响应设计 | 第73-78页 |
4.3 案例效用总结 | 第78-80页 |
5.总结与展望 | 第80-83页 |
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0-81页 |
5.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81-82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后记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