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城市水环境恶化 | 第10-11页 |
1.1.2 城市内涝风险加大 | 第11-12页 |
1.1.3 城市雨洪管理观念落后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2.1 低影响开发的内涵 | 第16-20页 |
2.1.1 LID 的涵义 | 第16页 |
2.1.2 LID 核心理念 | 第16-18页 |
2.1.3 LID 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 传统雨洪管理模式与 LID 的比较 | 第20-21页 |
2.3 最佳管理实践模式与 LID 与比较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研究 | 第23-48页 |
3.1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 第23-26页 |
3.1.1 按雨水控制利用阶段 | 第23-24页 |
3.1.2 按雨水控制利用方式 | 第24-26页 |
3.2 雨水花园 | 第26-34页 |
3.2.1 雨水花园的构造 | 第27-29页 |
3.2.2 雨水花园的功能 | 第29-30页 |
3.2.3 雨水花园场地选址 | 第30-31页 |
3.2.4 植物选择及配置 | 第31-32页 |
3.2.5 雨水花园土壤选择 | 第32页 |
3.2.6 设计方法 | 第32-34页 |
3.3 透水铺装 | 第34-38页 |
3.3.1 透水铺装的类型及构成 | 第35-36页 |
3.3.2 透水铺装功能及作用机理 | 第36页 |
3.3.3 透水铺装的设计 | 第36-38页 |
3.4 绿色屋顶 | 第38-42页 |
3.4.1 绿色屋顶的分类 | 第39-40页 |
3.4.2 绿色屋顶的构造 | 第40-41页 |
3.4.3 绿色屋顶的调控机理和功能 | 第41-42页 |
3.5 下凹式绿地 | 第42-47页 |
3.5.1 下凹式绿地的构造和类型 | 第43-45页 |
3.5.2 下凹式绿地调控原理和功能 | 第45页 |
3.5.3 设计方法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低影响开发效应分析 | 第48-66页 |
4.1 SWMM 模型简介 | 第48-55页 |
4.1.1 SWMM 模型的功能和应用 | 第49页 |
4.1.2 基本原理 | 第49-52页 |
4.1.3 计算方法 | 第52-55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55-61页 |
4.2.1 LID 在 SWMM 模型中的实现原理 | 第55-56页 |
4.2.2 分析思路 | 第56-57页 |
4.2.3 参数设置 | 第57-60页 |
4.2.4 SWMM 地图建立 | 第60-61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4.3.1 径流系数 | 第61-62页 |
4.3.2 径流量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低影响开发应用案例分析 | 第66-72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66-67页 |
5.2 普吉特海湾 LID 应用研究 | 第67-72页 |
5.2.1 LID 用地条件分析 | 第67-69页 |
5.2.2 LID 措施布局 | 第69-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