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作物模型的关中地区冬小麦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第14-17页
        1.2.1 水足迹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农产品水足迹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3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及气候变化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第16-17页
        1.2.5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CERES-Wheat的关中地区冬小麦品种遗传参数估计及模型评价第20-29页
    2.1 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遗传参数估计第20-24页
        2.1.1 大田试验设计第20-21页
        2.1.2 统计分析第21页
        2.1.3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2.2 渭北旱塬地区冬小麦遗传参数估计第24-27页
        2.2.1 大田试验设计第24页
        2.2.2 结果分析第24-27页
    2.3 讨论第27页
    2.4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基于CERES-Wheat作物模型的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水足迹及其组成时空分析..第29-41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9-32页
    3.3 基于DSSAT模型的冬小麦生产水足迹估算平台第32-33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3.4.1 基于区域站点数据集的模型模拟评价第33-36页
        3.4.2 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耗水量空间分析第36页
        3.4.3 冬小麦生产水足迹、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时空分析第36-39页
    3.5 讨论第39页
    3.6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产水足迹和生产绿水足迹的影响第41-54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4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52页
        4.3.1 气象数据时空演变第42-43页
        4.3.2 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产量和物候期的影响第43-47页
        4.3.3 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量、生产水足迹和绿水足迹的影响第47-52页
    4.4 讨论第52页
    4.5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主要结论第54-55页
    5.2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附录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夏玉米—冬小麦水肥效应研究
下一篇:不同覆盖方式下夏玉米生长特征及耗水规律的试验与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