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 大型锻件常规热处理 | 第17-25页 |
1.2.1 大型锻件常用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 | 第17-18页 |
1.2.2 大型锻件热处理加热 | 第18-20页 |
1.2.3 大型锻件热处理冷却 | 第20-21页 |
1.2.4 42CrMo4风电主轴生产工艺流程及常规热处理 | 第21-25页 |
1.3 影响低温冲击韧度的因素 | 第25-27页 |
1.3.1 晶体结构与化学成分 | 第25页 |
1.3.2 显微组织与类型 | 第25-27页 |
1.3.3 低温冲击性能的优化 | 第27页 |
1.4 断裂类型与低温冲击性能的评价 | 第27-28页 |
1.4.1 断裂类型与低温脆性 | 第27-28页 |
1.4.2 低温冲击性能的评价 | 第28页 |
1.5 存在问题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1 存在问题 | 第29页 |
1.5.2 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30-40页 |
2.1 试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 第30-33页 |
2.2 热处理试验 | 第33-34页 |
2.2.1 热处理设备 | 第33页 |
2.2.2 工艺设计 | 第33-34页 |
2.3 盐浴等温淬火模拟试验 | 第34-36页 |
2.3.1 盐浴等温淬火设备 | 第35-36页 |
2.3.2 模拟试验工艺设计 | 第36页 |
2.4 显微组织表征与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2.4.1 金相试样制备 | 第36-37页 |
2.4.2 显微组织检验 | 第37页 |
2.4.3 组织形貌观察与冲击断口分析 | 第37页 |
2.5 显微硬度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2.6 低温冲击韧度分析方法 | 第38-40页 |
第三章 42CrMo4风电主轴横截面半径方向组织分布 | 第40-56页 |
3.1 锻后主轴横截面半径方向连续分解显微组织分析 | 第40-48页 |
3.1.1 氧化脱碳层厚度的测定 | 第40-41页 |
3.1.2 横截面半径方向表面至心部显微组织变化规律 | 第41-45页 |
3.1.3 42CrMo4锻后风电主轴典型显微组织特征 | 第45-48页 |
3.2 调质主轴横截面半径方向连续分解显微组织分析 | 第48-54页 |
3.2.1 横截面半径方向表面至心部显微组织变化规律 | 第48-51页 |
3.2.2 42CrMo4调质风电主轴典型显微组织特征 | 第51-54页 |
3.3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不同冲击试样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对比分析 | 第56-66页 |
4.1 不同低温冲击韧度试样断口形貌分析 | 第56-60页 |
4.1.1 宏观断口形貌比对 | 第56页 |
4.1.2 微观断口形貌比对 | 第56-60页 |
4.2 不同低温冲击韧度试样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 | 第60-65页 |
4.2.1 皮下30mm低温冲击试样冲击显微组织分析 | 第61-62页 |
4.2.2 皮下80mm低温冲击试样冲击显微组织分析 | 第62-64页 |
4.2.3 不同显微组织硬度分析 | 第64-65页 |
4.3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42CrMo4小件样品等温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与低温冲击性能 | 第66-86页 |
5.1 预备热处理对显微组织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5.1.1 原始组织夹杂物分析 | 第66-68页 |
5.1.2 预备热处理对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5.1.3 预备热处理对低温冲击韧度的影响 | 第70页 |
5.2 460℃盐浴等温淬火对显微组织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70-75页 |
5.2.1 等温时间对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71-73页 |
5.2.2 等温时间对低温冲击韧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5.2.3 典型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 第74-75页 |
5.3 350℃盐浴等温淬火对显微组织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75-79页 |
5.3.1 等温时间对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75-77页 |
5.3.2 等温时间对低温冲击韧度的影响 | 第77-78页 |
5.3.3 典型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 第78-79页 |
5.4 260℃盐浴等温淬火对显微组织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79-84页 |
5.4.1 等温时间对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 第80-82页 |
5.4.2 等温时间对低温冲击韧度的影响 | 第82-83页 |
5.4.3 典型冲击断口形貌分析 | 第83-84页 |
5.5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