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3-18页 |
1. 西医对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1 流行病学 | 第13页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3-15页 |
2. 中医对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认识 | 第15-16页 |
2.1 中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性 | 第15-16页 |
2.2 中医证型的研究 | 第16页 |
3. 中医药治疗现状 | 第16-17页 |
4. 结语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8-19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8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8-19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19页 |
2. 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2 统计分析 | 第20页 |
3. 试验结果 | 第20-27页 |
3.1 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的危险因素 | 第20页 |
3.2 空腹血糖水平与干眼 | 第20-21页 |
3.3 血清C肽水平与干眼 | 第21页 |
3.4 糖尿病患者干眼患病率及中医证型分布 | 第21-22页 |
3.5 干眼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与性别的相关性 | 第22-23页 |
3.6 不同证型与病程、年龄及BMI指数的相关性 | 第23页 |
3.7 各证型眼表指标的差异 | 第23-24页 |
3.8 各证型生化指标的差异 | 第24-25页 |
3.9 活体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2页 |
1. 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第27页 |
2. 危险因素与眼表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3. 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辨证分型 | 第28-30页 |
3.1 证型与性别、病程、年龄及BM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3.2 证型与眼表检查指标的相关性 | 第29页 |
3.3 证型与生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4. 结论 | 第30页 |
5. 展望与不足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