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8-9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8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一章 司法裁判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从传统型诉讼到现代型诉讼 | 第10-12页 |
一、现代型诉讼 | 第10-11页 |
(一) 现代型诉讼产生的背景 | 第10页 |
(二) 现代型诉讼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传统型诉讼与现代型诉讼的比较分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从司法克制主义、法条主义到司法能动主义 | 第12-15页 |
一、司法克制主义、法条主义概述 | 第12页 |
二、司法能动主义概述 | 第12-13页 |
三、司法克制主义、法条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的碰撞与平衡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司法裁判功能的延伸 | 第15-19页 |
一、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二、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现实基础——现代型诉讼的兴起 | 第16页 |
三、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理论基础——司法能动主义 | 第16-17页 |
四、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其他基础——法律的成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中国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个案分析 | 第19-25页 |
第一节 中国案例的分析 | 第19-21页 |
一、黄卫案件 | 第19-20页 |
二、江苏无锡的孕妇被撞早产案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国司法裁判对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21-25页 |
一、从法律方面分析 | 第21-22页 |
二、从司法裁判影响公共政策形成的背后机理分析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美国司法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个案分析 | 第25-30页 |
第一节 美国案例的分析 | 第25-27页 |
一、DES安胎剂案 | 第25-26页 |
二、多伯特诉梅里尔·道制药公司案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美国司法裁判对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一、从法律方面分析 | 第27-28页 |
二、从司法裁判影响公共政策形成的背后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三、结合中国案例比较分析两国司法裁判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探索我国法院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我国法院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现状 | 第30-34页 |
一、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形成公共政策 | 第30页 |
二、最高法院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形成公共政策 | 第30-34页 |
(一) 案例指导制度概述 | 第30-31页 |
(二) 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和作用 | 第31-33页 |
(三) 发布指导性案例成为法院形成公共政策的方式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法院裁判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不足及原因 | 第34-36页 |
一、司法解释的不足及原因 | 第34-35页 |
二、指导性案例的不足及原因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我国法院发挥公共政策形成功能的完善建议 | 第36-40页 |
一、完善司法解释工作 | 第36-37页 |
二、规范案例指导制度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