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背景 | 第7-8页 |
1.2 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第8-10页 |
1.2.1 国外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第8-9页 |
1.2.2 国内自移式破碎站的研究应用状况 | 第9-10页 |
1.3 重型板式给料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 课题的产生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结构设计 | 第15-25页 |
2.1 现场条件及技术参数 | 第15-16页 |
2.2 自移式破碎站的结构及特点 | 第16-17页 |
2.3 板式给料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7-19页 |
2.3.1 工作原理 | 第17页 |
2.3.2 结构及特性 | 第17-19页 |
2.4 板式给料机的结构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2.4.1 结构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 | 第19-20页 |
2.4.2 结构设计 | 第20-23页 |
2.5 板式给料机机架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5.1 SolidWorks软件建模的基本方法 | 第23页 |
2.5.2 用SolidWorks建立机架三维实体模型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载荷及静力学分析 | 第25-50页 |
3.1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3.1.1 单元的选择 | 第26页 |
3.1.2 材料特性 | 第26-27页 |
3.1.3 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3.1.4 施加约束 | 第28页 |
3.2 板式给料机机架载荷的计算与加载 | 第28-36页 |
3.2.1 恒载荷 | 第29-30页 |
3.2.2 活载荷 | 第30-32页 |
3.2.3 其他载荷 | 第32-36页 |
3.3 板式给料机的工况及载荷组合 | 第36-37页 |
3.4 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第37-43页 |
3.4.1 计算依据 | 第37-38页 |
3.4.2 工况一时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第38-40页 |
3.4.3 工况二机架强度有限元分析 | 第40-42页 |
3.4.4 工况三机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机架结构分析及改进 | 第43-46页 |
3.6 机架的刚度校核 | 第46-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自移式破碎站板式给料机机架的疲劳分析 | 第50-58页 |
4.1 疲劳分析的意义 | 第50页 |
4.2 疲劳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50-51页 |
4.2.1 应力比法 | 第50页 |
4.2.2 应力幅法 | 第50-51页 |
4.3 基于应力比法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4.4 机架结构疲劳验算及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