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面向产业化高效硅基异质结电池的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前言第14-16页
    1.2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第16-22页
        1.2.1 电池结构第17页
        1.2.2 电池特点第17-20页
        1.2.3 电池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及其测试表征方法第24-40页
    2.1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第24-28页
        2.1.1 单晶硅衬底的湿化学处理第24-26页
        2.1.2 非晶硅薄膜的沉积制备第26-27页
        2.1.3 TCO薄膜的沉积制备第27-28页
        2.1.4 电极的制备第28页
    2.2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相关测试表征第28-39页
        2.2.1 太阳电池的基本表征参数第28-31页
        2.2.2 太阳电池的标准测试条件第31页
        2.2.3 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和量子效率第31-33页
        2.2.4 少数载流子寿命及测试方法第33-34页
        2.2.5 薄膜材料分析测试表征方法第34-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模型建立与理论分析第40-61页
    3.1 引言第40-43页
        3.1.1 光学模型第40页
        3.1.2 电学模型第40-42页
        3.1.3 电池结构第42-43页
    3.2 衬底电阻率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特性影响研究第43-44页
    3.3 界面缺陷态密度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特性影响研究第44-47页
    3.4 非晶硅材料特性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特性影响研究第47-55页
        3.4.1 本征非晶硅材料厚度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第48-49页
        3.4.2 本征非晶硅材料带隙宽度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第49-52页
        3.4.3 非晶硅材料掺杂浓度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第52-55页
    3.5 TCO功函数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电转换特性影响研究第55-59页
        3.5.1 N面TCO功函数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第55-57页
        3.5.2 P面TCO功函数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影响第57-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界面钝化特性研究第61-91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大面积非晶硅薄膜制备及特性表征第61-80页
        4.2.1 本征非晶硅薄膜制备及其特性表征第62-71页
        4.2.2 P型非晶硅薄膜制备及其特性表征第71-80页
    4.3 晶体硅表面湿化学处理对异质界面钝化特性影响研究第80-84页
        4.3.1 APM清洗过程对异质界面钝化特性的影响第80-82页
        4.3.2 单晶硅衬底表面化学抛光处理对异质界面钝化特性的影响第82-84页
    4.4 非晶硅沉积工艺及特性对异质界面钝化特性影响研究第84-90页
        4.4.1 两步法制备本征非晶硅钝化膜第84-88页
        4.4.2 抑制p型非晶硅薄膜导致的界面钝化特性衰减第88-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与载流子输运特性研究第91-118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单晶硅表面金字塔绒面制备研究第91-95页
        5.2.1 制绒时间对单晶硅表面金字塔绒面尺寸及反射率影响第92-93页
        5.2.2 氢氧化钾浓度对单晶硅表面金字塔绒面尺寸及反射率影响第93-94页
        5.2.3 IPA浓度对单晶硅表面金字塔绒面尺寸及反射率影响第94-95页
    5.3 窗口层材料厚度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研究第95-102页
        5.3.1 本征非晶硅薄膜厚度对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第95-97页
        5.3.2 掺杂非晶硅薄膜厚度对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第97-102页
    5.4 窗口层材料吸收系数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研究第102-116页
        5.4.1 非晶硅薄膜吸收系数对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第102-108页
        5.4.2 TCO薄膜吸收系数对电池光谱响应以及载流子输运特性影响第108-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结论及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光伏电站并网鲁棒控制
下一篇:不同地区粳稻SSR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